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宁建美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福建省 三明市354500

摘要: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探究、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简要概述,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探究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落实立德树人,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为目标,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发展特点与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探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服务这四部分,而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等思想影响,教师与学生思维受到禁锢,没有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课程的发展。新课改提出了人本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技能教学向综合素养培养转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基本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现实生活相关联设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其在实践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1]。     

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互动性原则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互动性原则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为指导,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建议,指导学生开展各阶段教学活动,加强课堂互动。如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具体活动中探究问题,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外界支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活动[2]。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身的活动成果,积极进行活动反思,深化活动学习效果,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可行性原则

新课标提出了人本教育理念,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可行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程活动,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课程内容编排合适的主题,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突出实践活动的可行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三)实用性原则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进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创意物化能力与责任担当,为此,课程内容要注重个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体现,教师应基于实用性原则,将艺术、科技等多方面整合进行教学设计,将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使活动贴近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一)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是教育者一直在探究的重要问题。不同于文化类客户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育者要从多方面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保证课程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部门,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组织专业人员购买教学物质、开发课程教学,进行教研活动,为课程教学提供帮助。教育者还要重视课程教学反馈,深入一线开展教育活动,搜集教学反馈,从多方面开发、运用、升级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二)加强实践基地开发和建设

以往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以理论探究为主,对实践教育关注度较低,受传统教育思想、区域发展等因素影响,学校没有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是教育者研究的全新课题,实践基地创造拓展了新的学习领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与课程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者应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体系、运行模式、教师发展、区域整体推进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教育资源,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的落实。首先,实践基地要以“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标准,以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结合地域文化、课程知识、生活实际、生命教育、现代科技等设计活动主题和内容,将研学实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入实践基地具体项目中,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价值。其次,实践基地要以选课走班制的方式落实课程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网上选择课程,以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通过“构建情境、实践探究、成果展示、交流探讨”的方式开展实践基地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面向社会生活与学生个体生活,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开发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开放生成,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海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及其建设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3(10):26-29.

[2]赵松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的剖析[J].教育家,2023(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