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的问题式教学——以《海水的性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的问题式教学——以《海水的性质》为例

宋珂婵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浙江省宁波市315800 

摘要: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文章以《海水的性质》一课为例,围绕区域认知素养的培育,采用问题式教学,并对问题式教学的适用范围、情境筛选和问题设置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区域认知;问题式教学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一,其所对应的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是当前普高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尝试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区域认知素养的促进。基于此,本文以2019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海水的性质》为例,立足区域认知素养的培育探究问题式教学。

一、区域认知与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关系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是对外部刺激的理解和建构。学生有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认知结构的需要,通过问题式教学,营造“问题情境、问题引导、探究对话”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和建构地学习。那么该如何呈现“问题”和设计“问题”呢?

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注重真实性、复杂性和探究性。要与课标和教材联系,让学生找到依据和资源;要源于生活基于现实,体现地理味道;要依托区域蕴含问题,营造认知冲突;要遵循逻辑联系认知,激发积极情感。问题的设置要依托情境科学设问,注重地理性、梯度性和思维性。要围绕地理本体性知识展开;要注重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要重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问题式教学的情境往往涉及某个区域的众多地理要素,通过问题的引领能使学生运用区域区域关联、区域比较、综合分析等方式认识区域,辨识和归纳区域地理要素的特征,推测地理事项的时空变化过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区域发展的问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IMG_256

图1:问题式教学与区域认知关系图

二、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问题情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载体。地理教学的本质是引领学生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事实,教学中通过创设“复杂的、具有不良结构”的情境,能够引领学生对空间事项进行观察、辨识、比较、分析和综合[2]。例如《海水的性质》一课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了特定区域的具体事项,通过引导学生对“渤海斑海豹生存条件”的探究,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发展(图2)。

IMG_256

图2:情境与问题的设计思路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以“斑海豹”为媒介,展示了世界及渤海地区海水的水文特点,素材真实科学,新颖趣味,且与本节课主题密切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图文素材】

斑海豹的生活习性和斑海豹生存最重要的食物——鲱鱼。

8月世界海水温度分布图;1月渤海海水温度和海冰警报示意图;8月世界海水盐度分布图;不同季节渤海海水盐度分布图;渤海地区人类活动图

2.设计问题链

IMG_256图3:《海水的性质》问题链条设计

问题的设置不仅涉及知识原理的迁移运用,也渗透了区域认知方法的指导和对人地关系的思考。用原理来说明事实,在不同尺度下进行时空分析,加深了学生对区域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知,有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3.构建问题探究思维

    问题情境涉及的内容是渤海地区海水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问题的探究,首先要归纳大尺度空间的共性,再去推演小尺度空间的个性。本节课需要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分析渤海海水温度和盐度低的原因,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保护海洋。从自然角度看,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象、海陆分布和洋流,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海域形态、入海径流和结冰融冰状况。从人类利用的角度看,海水的性质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人类在开发海洋时若不注重保护海洋,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该区域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思维角度去分析(图8)。

IMG_256

图4:《海水的性质》问题分析思维图

4.分析问题归纳结论

(1)海水温度影响因素

从(大尺度)世界海水温度分布图中可知纬度是影响海水温度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海温不同与洋流性质不同有关。通过观察(小尺度)渤海海水等温线变化趋势图和海域形态,可推测出海陆分布和海域的封闭状况都会影响到海水的温度。

(2)海水盐度影响因素

从(大尺度)世界海水盐度分布图中可知世界海水盐度由副热带地区向南北两边递减。阅读(小尺度)渤海海水盐度素材,比较同一区域不同季节海水盐度,可知盐度高低与海域结冰融冰和入海径流有关;比较同一时间从近海到远海的盐度空间变化,可分析出海域形态影响盐度。

(3)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有弊,利主要体现在人类能够开发和利用海洋获取经济效益,弊主要体现在海洋性质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三、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思考

1.问题式教学的适用范围

    问题式教学适用于较为抽象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探索以及以区域为背景的地理事项的综合分析,例如在《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课中,可以通过设置“新疆旅游”的问题情境,串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旅途中的困惑。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结构》等一些较为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和《地球运动》这种逻辑性较强的推导类知识都不大适用于问题式教学。

2.在真实性情境中教学

获取这些情境素材的方式主要依靠网络、书籍、期刊杂志等,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能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日常的积累将复杂的信息转为教学素材。文中《海水的性质》一课中的“渤海斑海豹生存条件”的问题情境就来自于真实的网络新闻报道。在情境材料的筛选时,①不要过分追求情境的完整性而对内容进行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不典型和案例不适合的现象。②不要过分追求情境的真实性,问题越是真实,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就会越模糊,使学生无法明确要解决情境问题所需要运用的原理与技能。③不要过分追求情境的复杂性而脱离教材内容,情境材料过多过难会使学生感到探究的困难,从而丧失课堂学习兴趣。

3.在问题链引领下探究

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刺激探究学习欲望,因此问题的设计只是预设,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呈现开放性的思维。围绕情境设计的问题要侧重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的方法和内容,即要凸显区域关联、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注重涉及判断、比较、辨析、论证、归纳等方面的提问方向。同时问题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地理逻辑关系,按照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自然到人文来设置不同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汤国荣. 从“区域•综合”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现实问题[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1):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