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陈照

乐清市荆山公学  浙江省乐清市  邮编:3256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信息科技教学法已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确保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开展。这也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以新型教学手段开展课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本文将详细分析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策略

信息科技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肩负着巩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提升学生信息科技水平的职责。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对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信息科技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信息科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为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水平,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采取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提升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性。

一、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材知识。合作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组内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被调动。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开展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算法中的数据”时。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摸底理解,当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完毕后,便可针对于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均匀的六人小组,每组由学写能力强、学习能力中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组成,以确保分组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生间互相帮助。分组结束后教师便可开展本课教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可以为学生布置“理解算法中的数据,用变量法表示算法中的数据”的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探究。任务下发完毕后,学生纷纷积极主动的开展本课知识学习。在A组中学生分工明确,学生1、学生2负责找寻生活中有关算法与数据的例子;学生3、学生4则根据煮水果茶算法找到无法替换的名词数据;学生5、学生6则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经过学生的合作努力,最终理解本课的真正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组内合作的成果展示到课堂上,由全体学生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数最高的小组获得相应的奖励。此外,教师还可让得票数最高的小组成员分享小组知识探究的过程,帮助其他小组获得对应的操作经验。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信息科技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操作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课堂主体需求。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当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口述式教学,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遏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挖掘教材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算法的应用”时,本课的主要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最优路径算法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旅游出行设计最为优选的路径,由于和学生自己息息相关,学生纷纷积极主动进行设计。在学生开始计划书设计前,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教材中所讲的小华从余姚到上海为学生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最优路径即路桥费最少、时间最短的路径。首先是描述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并让学生统计出共有多少条路径,每条路径的过路费用是多少。如,学生A想要从杭州到上海。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即根据建模总结出各分段路径的过路费用总和。当学生建模完毕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算法实例进行设计。以学生A要从杭州到上海举例,Fy1为第一条线路,Fy2为第二条线路。第一条线路中Lc1为从杭甬高速到常台高速的费用,Lc2为从常台高速再到沪渝高速的费用。而在第二条线路中Lc3则为从杭甬高速到沪昆高速的费用,Lc4为从沪昆高速再到沪闵高架路的费用。随后教师便可带领学生根据算法步骤进行计算,最终经过计算得知:线路一大于线路二的花费。第一条线路需要花费89元,第二条线路则需花费71元。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将算法的应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促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

小学作为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生对互联网技术、数据等并不陌生,数据作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

例如教师在开展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数据的安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本课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维护数据安全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学生A在玩网络游戏时,游戏出现了一个弹窗。弹窗内容为:获取你所在地的位置信息、手机的通讯录信息、相册照片等访问权限。由于不同意就无法继续游戏,学生A没有丝毫的犹豫将自己的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相册照片等权限进行同意。到这里视频就播放完毕了,这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学生A这样同意游戏的使用权限可不可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1:“我认为这样没什么问题,毕竟是在玩游戏,需要一些使用权限无可厚非。”学生2:“我认为手机非常安全,给游戏访问权限也没有什么。”学生3:“我认为这样不可以,毕竟有通讯录、位置等私密信息。”询问完毕后,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数据安全问题缺乏重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作用。如,通过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赋予手机APP权限最终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实例、拿快递时随手丢弃快递盒,快递盒上的个人数据被泄露案例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威胁因素,如,设备损坏、计算机感染病毒、操作失误等等。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数据作为新型的保护对象,已经获得立法的认可。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堂任务,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如:随手丢掉快递盒或者将快递盒当成废品卖掉都有数据安全隐患,如何正确的处理快递盒呢?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稍加思索后给出教师答案。学生1:“可以用打火机焚烧快递盒上的个人数据。”学生2:“可以涂抹或撕毁掉快递盒上的个人数据。”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至关重要。然而,信息科技素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采用更贴合学生认知情况、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改革对信息科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教师通过采用开展合作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依据教材三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04):61-63.

[2]张婷婷.用智慧点亮信息科技课堂——刍议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3(04):55-57.

[3]邓佳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智力,2022(35):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