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岗位实习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岗位实习管理探讨

陈媛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以高质量的岗位实习管理工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高职岗位实习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共建校企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建设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校企实习指导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具体措施。

【关键字】岗位实习  校企双元  实习管理

实习管理是职业学校规范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实习应当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习作为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载体,以高质量的实习管理工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开展岗前培训,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建立校企合作师资双向交流共享机制,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对接,夯实实习管理基础;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企业导师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生和导师考核办法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通过签订三方岗位实习协议,构建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等,保障学生实习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管理水平。

1.共建校企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打通实习就业通道

通过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不同的形式的学生和教学活动,将企业搬到教室,将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同培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本上解决学生职场认知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1.1师生参观企业,增强感性认识

学校教师学生到企业进行企业认知实习。企业认知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途径,真正将教室搬到企业,将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解决了学生职场认知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缩短学生上岗磨合期和人才适用期,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及企业归属感。

1.2共建产教研培协同创新中心,拓宽学生实习就业平台

学校与企业共建产教研培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双方各自在科研、学科、平台、人才等优势资源共同搭建技术服务等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实习就业良性互动,有效拓宽学生实习就业平台,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建设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实习管理有序开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互聘互用,帮助学生形成对企业和岗位的初步认识,为学生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2.1开展企业专家产业教授等走进课堂活动

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订单班、学徒制班为学生上课,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规范的指导,分析行业企业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岗位能力要求、职场礼仪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初步认识实习提供了校企合作双方利好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新途径。通过企业家专题讲座,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传递给学生,把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带进校园,让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实习和工作的知识和要求

2.2开展教师企业实践

专业教师定期去企业进行培训,重点学习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设立企业人员兼职教师岗。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共同制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奖惩考核办法,聘请企业一线优秀人员参加甚至主导课程设置、课堂设计、实习实训资源开发等活动。

3.完善校企实习指导,优化实习就业服务

企业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实习管理工作,组建由教学管理人员、实验员、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产业教授等组成的专兼职实习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实习生日常管理。

3.1全程监督实习过程,提升实习管理效率

通过学校岗位实习系统和省岗位实习系统,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学生反映的问题。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实习和生活动态,帮助提高实习管理效率。实习期间的学生登录、实习报告、每周日志提交、企业推荐及其他实习情况,通过数据平台实时记录,并在三方间进行信息互动和共享。实习平台有力支撑岗位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构建了集学生、企业、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家长和辅导员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智能化动态管理机制。

3.2建立校企共管的岗位实习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实习管理

建立周指导、月走访、学期考核、年度研讨的校企共管实习工作机制。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每周指导学生,产业学院每两周召开实习指导工作质量分析会,每月与企业联合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参与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评价,每年组织产业学院召开校企合作育人研讨会,岗位实习教学团队通过信息化平台定期发布和监测实习任务,从机制上确保了实习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4.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实习管理成效

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相适应的实习管理制度,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修订了实习管理规定,校企联合开发了更具操作性的《

岗位实习工作手册》《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实习考核管理及评价办法》等。对教师专业指导和过程管理、学生专业学习和过程表现、企业培训和管理进行评价,形成学生对企业和教师的满意度、企业对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教师对学生和企业的满意度测评。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企业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实习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裴立志董秋源.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双主体实习管理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12):52-53.

[2]张海平.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职业院校实习管理体系创新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1,(02):15-18.

[3]汪伟,王从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阈下的高职实习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89-92.

[4]刘善丽,姚妤,龚婷.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护理实习管理体系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3,(07):1-4.

[5]程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共管共育实习管理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