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马含笑

济南市天成路小学  250031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薄弱。为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可行的渗透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改进思路。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策略研究

引言

基于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语文学科不仅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平台,而且与德育内容相呼应。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以及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引路人,教师应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在对小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兼顾其德育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仍然有许多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以及会写作文即可。但是,事实上,语文教学的目标并非局限于此,还包括让小学生掌握与汉语言有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并将德育内容适当地融入其中[1]。纵观学生的发展,小学教育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石,也是推动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应加强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关注,将德育内容逐渐渗透进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获得团结友爱、尊师重道等优秀的价值观念。仔细研读教材可以得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德育内容适当地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德育,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乐趣,并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在小学识字和阅读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是其学习语文的重要前提。将德育内容融入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汉字的魅力呈现在小学生的眼前,让小学生逐渐了解到汉字的形成历史,感悟到中国造字的奥妙之处。在古代,人们在造字时会将自己的道德标准与汉字进行融合。例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们在说话时应诚实、守信,诚信是人们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2]。另外,教师在讲解“信”字的字体结构时,还可以将其形成理念编为一则小故事,从而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小学生认识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汉字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自发组成认识汉字的兴趣小组,促使小学生主动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总、分析,在课堂上开展集体汇报、分享活动,从而将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及文化自豪感逐渐渗透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实现知识储备和道德素养的双重提升。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认真研读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内容,仔细揣摩文章背后的含义,并让小学生自由分享自己获得的有关德育的感悟。当然,语文教材所展现的只是德育内容的一小部分,教师还可以采取延伸阅读的方法,让小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德育内容。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完名人传记以后,可以让小学生自主搜集一些类似的故事,并在课上分享。采用该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小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还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对课下时间的高效利用。

(二)在课外实践中丰富德育成果

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语文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故而,语文教师可以牢牢把握该学科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多地组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并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从而为完善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理解能力却较为薄弱。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德育内容而言,实践活动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地简化,从而帮助小学生体验德育情感,完善德育素质。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者,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展现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魅力,从而让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选出一些德育素质较为优秀的学生个体作为实践活动的模范,从而有效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例如,多数生字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教师可以布置课外搜寻新字的任务,让小学生有意识的观察生活。比如,鱼、虾、蛋糕、酸奶、水果等。此外,教师还应当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技巧,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三)在师生互动中丰富德育形式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的助推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具体而言:第一,教师应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例如,基于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征,教师可以增强与小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互动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德育内容合理地传授给小学生,切忌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免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促使小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设问:同学们看到狼牙山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通过阅读,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同学们认为狼牙山五壮士有哪些德育品质值得学习呢?你是从哪些文字得出的结论?通过该种方式,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方向,并激发出其学习兴趣,进而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内容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为了满足培养小学生德育的需要,更是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为其今后顺利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时,最终的培养成效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认知,采取合适的策略,顺利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汾,黄贞枝.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渗透德育的微探[J].考试周刊,2021(03):38-39.

[2]成永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21(01):52-53.

[3]相焕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与渗透途径[J].吉林教育,2021(Z1):40-41.

[4]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