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爱的互联者”的大问题导引的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涵养“爱的互联者”的大问题导引的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研究

杨莹莹

南京市徐庄高新区实验小学 210049

摘要:“爱的互联者”总的来说,属于一种学习上的观念和基本态度。强调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元的信息,保持尊重交流学习的态度。基于这一宏观背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建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重要作用。通过本文分析可知,涵养“爱的互联者”这一大问题视角下,教师可通过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注重知识迁移,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接受“爱的互联者”理念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爱的互联者;问题引导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阶段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面积、高频率接触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特征,首先注重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辨别素养,为后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一、爱的互联者理念内涵

爱的互联者主要是指,在生活实践中,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个人观点保持包容、理解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学习不同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促进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文化交流、文化包容的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这一理念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且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掌握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方法。

二、涵养爱的互联者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爱的互联者”理念不仅要求学生摆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实践探索,掌握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正确应用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与资源,为个人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空间。在初步接触多元信息时。鼓励学生首先结合个人的思考和分析,对信息性质、信息可用性,信息价值进行辨别。随后,再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角度出发,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当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自主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价值,并且认清不同类型理论知识实践方法的应用原理,更有利于促使其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下调取适当的信息资源,为个人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二)鼓励学生协同合作

在“爱的互联者”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鼓励学生以协同合作的形式共同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这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主合作探索的过程也能够针对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后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意识。教师只要在学生协同讨论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即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帮助其在讨论问题时,借鉴吸收其他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找到更优的问题解决方案。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涵养爱的互联者开展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要强调,教师在固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一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首先回顾个人的生活经验,并且提出个人的思考和问题。另一方面,可实现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基于新技术主题课程的讨。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讨论交流的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具有创新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高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讨论交流也便于其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回顾复习相关专业知识,更加清晰的梳理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这种互动交流的自由学习环境,也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联动交流创造良好的平台,是基于爱的互联者背景下,最大化的共享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火柴人跳舞》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部分课程实践性强,且有不同的设计方式这一特征。首先引导学生回顾 scratch软件的静态绘图方法。随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搜索,对这一软件的动态绘图步骤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以动静结合为基础,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前期自主讨论阶段作为参考资料进行应用。随后,由教师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且体会静态绘图与动态绘图技术之间的关联。这种以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为基础,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模式,更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软件应用功能的灵活性以及互联网平台上信息资源流通的丰富性[1]。具体来说,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引导性问题。①绘图造型应当如何切换?②动态绘图与静态绘图的步骤有什么差别?教师在大阶梯教室引入各班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讨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主思考,吸收团队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当学生对绘图软件的动态绘制流程充分掌握后,教师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制作火柴人跳舞的动图,并为其设计多样化的造型。

(二)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

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更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互联网平台上解决实际问题,可应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可选择综合性相对更强的课程内容,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网络平台信息的辨别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爱的互联者”这一宏观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协同合作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解法,并且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思路,保持客观尊重的态度。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青蛙过河》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分析本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引导学生了解 x、y坐标的概念,初步掌握坐标的控制操作方法。随后,引导学生观察青蛙过河的示范动画,总结青蛙如何顺利过河,明确青蛙过河过程中的运动方式。随后,再设计一个通过坐标和坐标控件控制青蛙过河状态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思考青蛙过河的线路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构建小组合作模式。利用控件提出几种控制坐标、定位荷叶位置的方法[2]。让学生在协同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坐标点位的定位方式和控件操作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当提出优化运动效果的实践要求,鼓励学生尝试通过控件操作,对青蛙跳荷叶的整个动作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当学生能够通过反复实践操作,对比观察让青蛙顺利过河时,其对于操作控件和坐标点位的控制技术也就达到了一定水平。这种引入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实操进行体验观察并讨论交流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和应用方案。使学生对不同方案的原理进行更加清晰的认知。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实践思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在合作交流中选取最优方案。

(三)注重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主要是指,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应用网络上更具先进性和发散性的辅助工具、辅助信息,从多角度学习理解固定的课本知识,并且掌握更加丰富多元的实操方式。

例如《画正多边形》教学中,由于多边形有不同的类型,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scratch画笔掌握画正多边形的基本流程后,可鼓励学生应用这一软件绘制不同类型的多边形,并且进一步利用绘图基础知识,画出以多边形为基础的组合型图案。将固定的课程学习内容转变为具有发散性的实践作业,观察学生自主组合多边形绘制精美图案的能力。以此为基础,考察学生贯通应用各阶段计算机用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综合实践任务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爱的互联者”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理念,也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从环境营造、方法创新、实践引导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同时,具备良好的信息素材辨别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文伟. 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分析——以图形化编程教学为例[J]. 天津教育,2023,(23):80-82.

[2]蒋洁.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 教育界,2023,(2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