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问题、原因及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问题、原因及路径探析

黄华

   南县外国语学校3258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教学评一致性,既体现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也为教师在新时期推进有效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是教师要考虑的重点。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问题;策略

教学评的一致性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并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策略,有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对教学评一致性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充分结合教、学、评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说,教、学、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注重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将他们有机组合在一起并合理利用。

从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如果教、学、评不一致,会导致课堂出现脱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部分学生将难以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1]。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数学教师要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评的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较差,且没有形成健全而独立的认知体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评各个环节剥离,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也会影响学生独立认知体系的形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

上文简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重点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提出几点策略。

2.1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教学中能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充分备课,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继而制定系统完善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明确自己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学习效果的高低是由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好坏决定的,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控,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学目标不能过低或过高,也不能一味照抄照搬教参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为了实现课堂的互动性,教师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说明自己是如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因为学生参与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所以在预习时会积极思考,课堂上也能积极发言。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用平行四边形纸片演示的方式讲解,将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样的课堂互动能让学生很快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同时,通过课堂演示讨论的方式,学生能积极热情参与讨论,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师生有机结合,教师通过给予肯定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实现教学目标,也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3]。

2.2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动态调整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被教学目标所局限,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并实时动态调整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避免教与学脱节。如在教学“两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发现一些学生没有完全掌握一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的知识,阻碍了课堂教学。因此,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先对一位数加减法知识进行复习疏通,帮助这些学生打好基础,再逐步过渡到两三位数加减法的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4]。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节时,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再设置以元为单位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生活中如何用人民币买东西,当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之后,再设置有元、角、分三种单位的人民币问题,问题由简单变复杂,层层递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逐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提升。最后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教师做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终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2.3教学评价中要实行分层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标进行分解,即在保证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不同的阶段,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进而提升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要想保持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做出正确中肯的评价[5]。

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讲解了相关知识后,发现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掌握統计知识,并且能自己设置问题进行统计,有些学生对全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课外兴趣班情况等进行了统计,且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对这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做出肯定评价,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探究学习。但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统计的概念,也不会设置相关的统计问题。对这些学生,教师依旧要进行肯定评价,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让他们重拾信心。另外,教师可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层次高的同学帮助层次低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思维都得到锻炼与提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2.4转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新时期,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创新,要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也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教学评三者紧密结合。教学中,评价环节是易被教师忽视的环节,而课堂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影响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合理调整教学时间,重视过程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6]。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等知识点去了解小数的加减法知识,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新时期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要使三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能在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简要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分析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使教学评一致性这一教学理念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并将三者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9(37).

[2]陈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7(11).

[3]黄剑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