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实施分层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基于学情实施分层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朱鸿飞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215600

摘要: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对素质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实施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功。

关键词:学情 分层作业 分层评价 提质增效

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对素质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学校的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功,以适应社会对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校是一所城镇结合部的中学,近年来学校迎来初中升学高峰,学生生源复杂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进步和提高。在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分快慢班以及小班化教学尚无可能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以分层作业统领学校整体工作的教育改革思路,以期求得分层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完成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学情分析(以2020年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为例)

根据《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显示,首先我校2018届-2020届三届学生进校时的学科素养均低于苏州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三年来语、数、英三门学科均逐年呈下降趋势,其中英语更是低了苏州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唯一可喜的是科学学科三年来逐年呈上长趋势,目前与苏州平均水平只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其次我校2018届-2020届三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水平的逐年呈上长趋势,2020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水平的达到了35.2%,比2019届上升了7个百分点,比本区域低了接近9个百分点。最后我校三个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均低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9个小时的规定要求,家庭作业总时间三个年级均超过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规定的90分钟要求。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迫在眉睫。

二、分层作业的研究策略

(一)、作业的分层递进:在各科作业布置中全面实施分层作业,通过学生知、智分层来设计分层作业,通过分层作业提高每一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从而使作业模式由统一规格式向差异性转变,进而改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真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多样化转变。

(二)、评价的分层操作:改整齐划一的评价为以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为基本要求的分层评价。分层评价重在多元评价,肯定不同层次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加学生的信心,创造一种讲进步、讲成功、讲积极向上的氛围;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

三、分层作业的操作方法

(一)、学生分层:

心理学研究表面:聪明或不聪明显然是一个人的一种稳定的特征。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非智力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采取学生自愿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全班学生按基础不同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薄弱的学生,B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为基础最好的学生。在分层作业的实践中,对每一个学生,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特别是对“A”层学生。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诚挚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分层次作业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作业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有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作业在把握质和量上提供了依据,如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具体作业布置时要有如下要求:第一,对A层学生作业目标要“低起点、搭台阶、扶着走、多促基础掌握”,让他们一步一梯,缓步潜行,解决基本问题;第二,对B层学生作业目标是“有变化,多思考,引着走,促能力培养”,让他们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熟练运用知识等,重点培养思维能力。第三,对C层学生作业目标是“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思维延伸”,让学生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素质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到创新,让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三)、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客观、不恰当,那么教学决策就会失去方向。同样学生作业的努力、学生作业的结果总是不断被教师评价的,此时如何评价就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跟踪掌握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达到作业分层目标的情况,在教学与作业评价过程中实施分层评价,以促进分层作业目标的顺利实现。评价时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评价应着眼于利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各层次的学生,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目标及递进的情况。分层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在课堂练习、提问、讨论和课后作业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对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评价时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前进,避免一刀切,力求理性化,有坡度,有可比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二年来我校分层作业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分层作业是一种探索教师的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学习可能性的作业模式,它能使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作业检测,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矛盾,从而有效地推动教学的开展。通过构建分层作业模式和分层作业评价体系,使教师在这种教学体制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从实践上建立一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中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自信自强,让学生不断向高一层次发展。分层作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它不但改善教与学的矛盾,还激活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分层作业不仅仅是作业模式、教学次序和教学管理方式的改变,更促进了教师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教师以往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成为了教师的需求,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开始真正落实到了课堂之中。通过分层作业的实施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反思,提高了教师的终身学习的意识。由于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依靠教师来实现递进,这就从另一个侧面促使教师进一步改善自己作业设计思路,提高自己设计试题的专业水平,从而使一批教师迅速成熟起来。实施分层作业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被充分地开发出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显示了很强的发展势头。

在分层作业研究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要使分层作业这种作业模式能进一步完善,要使分层作业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我们还须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如下问题:分层作业条件下如何形成学生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课堂和课后对学生的辅导与交流如何科学实施、在分层作业条件下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资源如何利用、分层作业在不同学科中的优化问题。这些也将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努力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推动我校《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

作者简介:朱鸿飞,张家港市第三中学副校长,13921971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