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践研究

翟玉慧

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践效果,并针对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实验教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增强他们在信息科技操作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微课内容的设计都对微课的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微课, 中学, 信息科技操作课, 实践研究,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能力提升,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中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成为当前信息科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微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个性化和跨时空的特点,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微课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动画、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呈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度。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同时强调容易出错的细节,由于中学生的信息科技水平不同,对于信息科技课程也不够重视,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差距拉大,微课能够辅助学生重复观看并学习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力提升。

然而,目前关于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教育界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以期发现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程中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研究采用实验教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差异,评估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将探讨教师在微课实施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微课实施效果的影响。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一、文献综述

1、微课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是指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动画、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呈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优势在于灵活性、个性化和跨时空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育领域,微课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教学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的特点与挑战:

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强,需要学生进行具体的软件操作和实例实践。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该课程带来了不断更新的挑战。

2、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关于微课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微课的应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技术实践能力和学习体验的影响等方面。

3、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将从社会认知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微课作为一种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模仿和模拟他人的操作过程。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建构性思考来构建知识和理解。“学以致用”是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的重要目标,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了解微课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了解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的特点和挑战,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方法

1、研究设计

在研究设计中,将采用实验设计,以便能够控制和操作变量,从而得出因果关系。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分别采用以微课为辅助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2、受试者选择与分组

在研究过程中将使用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适合参与研究的受试者。在随机抽样过程中,将从目标群体中随机选择一部分受试者。然后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3、数据收集方法

为了收集数据,将使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和记录。问卷调查将提供受试者的主观反馈和意见,而实验观察和记录将提供客观数据,同时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三、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

1、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阶段,将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工具来呈现课程内容,确保微课的可理解性和吸引力。

2、实验教学过程描述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随机分配学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接受微课辅助的创新型教学,而对照组将接受传统面授教学。 同时记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时间和参与度,以便后续分析。

3、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为了收集数据,使用多种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记录。观察将提供有关学生参与度和行为表现的定性数据,问卷调查将提供学生对微课的主观反馈,而考试成绩记录将提供客观的学习成绩数据。最后使用统计软件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四、结论:

微课在中学信息科技操作课中的实践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在信息科技操作课中能够有效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个人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首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经过系统化的规划和策划,确保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匹配。微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工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得出了微课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度的积极影响。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微课的兴趣程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参与度。

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微课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大部分中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学生机是没有声音的,这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操作细节进行重点标注,保证学生在没有声音的条件下也能理解微课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也影响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微课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复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微课能够反复观看并且随时暂停跳转的特点,极大的帮助了他们能够随时填补自己在学习中的漏洞,因此将微课引入信息科技操作课呈现了优秀的整体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小红.微课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25):111-11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37.

[2]申丽曼.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模式的应用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3,25(13):155-157.

[3]周孟楠,张晓珊.基于微课的中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6):149-152.DOI:10.16681/j.cnki.wcqe.202306037.

备注:本文系濮阳市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资源保障课题《:微课在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23-ZYBZ-5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