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课堂中体态语言对创意表达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儿童美术课堂中体态语言对创意表达的影响

马亚文

台前县产业新城实验学校 河南 濮阳 457600

摘要:体态语言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能具备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总能在不经意间点拨学生的思维、调解课堂气氛、缓和学生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儿童美术教师而言,良好的体态语言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本文将对儿童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创意表达的意义及常见策略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剖析体态语言在激发创意表达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影响,仅供参考。

引言:儿童美术课堂中的体态语言,是教师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学生达成信息、情感的互动与沟通,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特别有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言,教师可以很轻松地营造美术智慧课堂。

一、儿童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创意表达的意义

美术教育对助力儿童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印象,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还有助于儿童在创造力、想象力方面的提升,尤其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儿童,他们可以运用课堂所学,将自己的情感、思想通过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特别有助于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注定儿童美术课堂中有关激发创意表达的教学活动对儿童能力发展极为重要的意义。

1、增强美术创造力与兴趣

儿童的创意表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再是抽象的创意表达也是儿童从生活中提取的灵感和素材,是他们切身感受、体验加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集中表现,这种对于生活感悟和理解独特的表现形式,最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儿童的美术创造力与兴趣。

2、增强跨学科知识联合运用

来源于生活的创意表达,注定具有融合性及跨学科性,儿童想要深度表达内心所想,就要在创作过程中将美术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这一过程本身就极为难得,是跨学科知识的联合运用。比如,在绘画、雕塑等创意表达方式上,儿童通常要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等学科内容,在创意表达不断深化跨学科知识的联结和应用过程中,儿童的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无形中快速养成和提升。

二、儿童美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激发创意表达常见策略

1、感官刺激

这里提到的感官刺激也是对观察力和感知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帮助儿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身边的事物,比如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为儿童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引导感官刺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帮助儿童进行细致观察,无论是物品还是场景都要注重观察细节与层次,继而展开反复讨论和探究。

比如,在参与触摸盲盒游戏、辨别音乐、观察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引导和拓展,长此以往,儿童就能变得越发敏锐地观察和感知世界的多样美。

2、多种素材运用

创意表达是一种独特的输出、表达方式,在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时,教师的教学重点还要放在引导表达方面,最为直观也最能被儿童接受的方式就是通过丰富的素材运用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开启创意表达的第一步。

比如,教师可以为儿童准备各种彩色纸张、绒布、输液、小石头、纸板、塑料瓶、颜料等等,引导儿童运用这些素材描绘秋日景象。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可以运用这些素材将秋日展现为一个多彩的童话世界,每一片落叶如同精灵一般起舞,秋风是来自秋姑娘的问候。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素材的搭建呈现出较为立体、层次化的秋日景象,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儿童尽可能多地运用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给每一种素材赋予新的形式,在画作中呈现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这个过程可以让儿童发现更多美术表达的创意与惊喜,也是让他们发现创意表达趣味性的关键。

3、个性化创意表达

在多种素材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尊重儿童兴趣和选择方面逐步引导他们展开更高层次的个性化创意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毫无负担地表达内心世界。

比如,对于色彩特别敏感的儿童,他们需要的仅仅是纸和画笔,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儿童,他们更加倾向于多种素材运用的创意表达。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最大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儿童展现出一份多么完美的创意表达作品,反而是通过这个奇妙的输出过程让他们敢于表达自我,让教师及家长充分感知儿童的内心世界、能力发展水平,找到更加合适的帮助他们发展的培养方向。

4、细节观察

在激发儿童敢于展开创意表达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夯实的就是他们观察细节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他们的认知和综合发展至关重要,创意表达更深层的目的就是对于自身及世界细致入微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与前面提到的感官刺激有着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在引导儿童观察户外、室内事物时,尽可能多地引导他们进行口头描述以及联想,试着与眼前的事物产生深层的联系,或是通过观察来描述内心感受,这些细节观察的能力提升将会让儿童日后的创意表达更加富有深度与广度。

三、儿童美术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对创意表达的影响

在对儿童进行创意表达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陪伴极为重要,尤其可以帮助儿童打开心扉、勇敢表达自我,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对于儿童美术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一定是意想不到的。

1、促进感官刺激

在教师引导儿童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也是教师与儿童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创意表达能力的激发需要教师不断给予儿童积极、正向的引导,需要足够的体态语言加以辅助。

比如,在户外观察自然景色时,对于主动性较强的儿童,教师可以选择手牵手的方式主动要求儿童聊一聊自己的观察感受,无论儿童的描述是贴近于真实还是天马行空,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拥抱等方式来进行鼓励和认可,让儿童更加有信心表达自我[1]

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儿童,教师只需要静静陪在他们身边,适当地进行眼神交流,或是在儿童四处观察过程中主动牵着他们的手,一旦儿童愿意表达内心感受,教师不妨蹲在他们身边,与儿童的视野保持一个高度,倾听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眼神传递鼓励和认可的情绪。

2、增强素材运用参与度

在儿童运用多种素材进行既定主题表达时,教师要做的依旧是帮助他们勇敢开拓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可塑性都是多样化的,当儿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塑造素材,教师并不需要口头提出表扬,而是通过眼神传递不可思议与鼓励的情感,再用静静的鼓掌的方式表达认可。

除此之外,遇到十分善于表达或想要引起教师注意的儿童,一定是十分看重教师评价的,面对他们,教师可以经常摸摸头、竖起大拇指、微笑、眼神交流,不断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日常练习中去。

对于参与度不足的儿童,教师一方面可以低声询问缘由,一方面可以坐在儿童身旁帮助儿童进行创作,通过眼神和手势的交流,帮助儿童建立自信。

3、鼓励个性化表达

与增强素材运用参与度如出一辙,教师在鼓励儿童进行美术个性化表达的过程,就是在完成创意表达,体态语言的作用往往是让儿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有着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在此过程中,除了运用体态语言进行鼓励和认可以外,在儿童进行分享表达时,教师还要通过体态语言带领其他儿童认真聆听、给予鼓励,对于嘲笑其他儿童创意表达的儿童,教师要及时采用眼神等体态语言给予制止,这是因为,在引导儿童创意表达的教学过程中,保护自信心前提下的引导输出才是最重要的。

4、增强耐心与信心

无论在美术课堂有关于创意表达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每一位儿童都是一朵花,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绽放,只是花期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引领和陪伴[2]

尤其在细节观察环节,教师不建议展开过多的语言干预,想要引起学生在某一细节的深入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噤声的手势引起学生注意,再通过手指的指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细节的观察上。

这一举动同样适用于引导创意表达能力薄弱的学生,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引导过程中,一个体态语言的展示常常能达到多少句口头引导都达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态语言的课堂运用一直都是双向的,无论是教师单方面运用还是师生合作运用,都将决定学生创意表达的能力高度,也将影响到学生能否实现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