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负荷运转下的年轻教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超负荷运转下的年轻教师

徐鹏宇   杨建国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   067399

内容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教师工作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备受瞩目。然而,本案却例试图揭秘教师这个行业里存在的心理健康安全问题,并粗略地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超负荷;运转;年轻教师

……

——我真想一下子从五楼跳下去。

——真的。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反反复复,一阵比一阵强烈。

——我就要跳了。

……

——我真的无路可走了。其实,我更希望把工作做好,做得更出色;我也非常努力了。我几乎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班级,交给了学生。

——可是,我看不到任何希望;哪怕是一点点儿的希望。这样的想法,近日来,越来越强烈。查完学生就寝,我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寝室,但也不明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明明走在去餐厅的路上,自己却要反复问自己“这是要干嘛去啊”。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似乎那眼眶都要炸裂了。好不容易睡着时,天也快亮了,而且室外的一切动静我都一清二楚。

——好多次了,我的夜梦里反复重现着一个画面:自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皮球,身边的所有人,无论男女,更无论老少,谁走过我身边时都狠狠地踢上一脚,有时自己被踢到半空中,就在那里空悬,有时自己被踢到垃圾筒旁边,与污浊的垃圾为伴,有时自己又被踢到排水沟的边沿,被污水冲击着旋转。这样的梦境虽然并不可怕,但是,每每醒来时,第一动作就是认真摸摸自己的腹部。

……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如果仅是个案,这倒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是问题绝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教师心理的。事实上,这样的心理问题也不仅仅贮存于内心深处,更多的则表现在教师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家庭生活中,而且严重冲击着教师们的身心健康、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压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份外工作量繁重,根本找不到存在感。说起来,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很明确的,无论业内业外都心知肚明。然而,目前的工作状态则是明显的主客颠倒——教书育人成了“副业”,处理各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反而成为了“主业”。大到下乡扶贫,小到专业外的各种所谓的政治学习,如“保密教育”,关注各种各样的公众号、APP,还有一些教师必须参与的名目多样的检查工作,而且每一项工作都要与“政治”挂钩,领导们总是站在政治的高度布置这些工作。实际上,教师这个团体是最爱学习的团队,他们不反对学习,但是却反感那种生硬的命令式的学习,尤其是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不大的学习,更反感无论什么事都打着学习的名义要求教师必须参与。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本身工作强度就巨大,任务繁重,如果再强加给他们一些所谓的“学习任务”,集体性的抵触情绪自然油然而生。但是,绝大多数老师又不敢、也不能公开表达,不得已选择被动地接受,被工作,只是内心深处仍存些许不平。很多教师在心里默许与承受的同时,惟有抱怨自己没有本事,太过窝囊,最终只能选择隐忍,甚至被服从。不满与隐忍,学生面前欢笑与私下里的痛苦,二者矛盾着交织着,时刻折磨着教师。明明自己有着比较稳定的工作,就是根本找不到自身存在感。

其次,冷冰冰的工作制度缺乏人性化,竞争带来的结果就是友谊与真情的丧失。其实,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集体,如果想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制度管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样选择的结果,不仅是公平、公正,还能真正打造竞争的氛围,甚至积淀成优胜略汰的有效机制。然而,人毕竟不是被一起放牧的马群,他们是有情感需要、隐私空间的。如果我们的制度太过机械,甚至忽视或者完全无视“人”这个主体,那么,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压抑,更不论是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制度过于追求精细、严谨、科学,其结果就是一方面发挥了其自身的公平、公正、科学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势必造成人性化的缺失。当所有人都如同陀螺一样被纳入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而自觉遵循其固有的秩序的时候,其实,更多的人是被裹挟而非被提携,这样的团队最终就是整体上缺失活力与激情,缺少创造性,彼此缺少温暖与关怀。事实上,任何物体的张力其实都是有着自身的极限的,持续加压或者反复“提携”非但不能保证其张力的最大化,反而一定会消耗其本能的张力,最终严重影响其有效“做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解决类似问题呢?

其一,真正尊重教育规律,为老师减压减负,以增强职业幸福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来不得急功近利,更不可急于事功。现代社会里一切讲求效率,快节奏,快生活,这本身是没有错误的;这就叫时代特点。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快节奏社会里,我们的教育也一定要保持自身的定力,绝不可为时代所裹挟,甚至趋之若鹜。在此前提下,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还要努力引导老师们保持自身的定力,使他们全身心地从事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而不是随意地打搅或者是人为地“增压加码”。事实上,也只有老师们专心致志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规律了,其工作起来才有乐趣,工作效率才日渐明显。教师乐教,以教为乐,越教越科学,教育才能科学发展。这样的教师具有幸福感,学生具有获得感,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育教学成绩才能稳步提升。因此,强烈建议教育管理者设法协调相关部门,依据实际情况明确老师们应该承担的工作,取消所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如迎接督查考核而填写的各类报表,上级摊派的各种网络投票,被塞进校园的各种社会事务,频繁而多余的各种检查报表等。其实,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就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只是我们在落实过程中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或者说是根本无视相应的政策规定。

其二,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职代会的功能,在严格执行工作制度的同时多关注多关心教师的生活与生存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学校由一个小县城的城区搬迁至相对偏僻的郊区,校园环境相对封闭,教师们必要的社交活动明显减少,这就导致教师们除了两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其实是非常单调的;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年轻教师其生活更加单调、贫乏。另外,近年来的整体社会发展环境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势力,致使很多年轻人的婚姻问题成为有目共睹的老大难问题。尽管我们已经注意到类似问题,也着手努力过,比如积极搭建相关的“鹊桥”等各种联谊平台,组织各种“联手”活动,但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年轻人的终身大事。所以,我们强烈建议我们的相关组织部门真正重视并努力解决类似问题,以彻底解决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以确保他们真正安心地工作。

其三,优化各项工作制度,在坚持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努力确保制度的人性化,这也是尊重教师、敬畏教育以避免教师心理健康安全问题发生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胡海燕;张丽华;李凤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双维推进工作策略探论[J]. 方兰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1)

[3] 积极共同经历促进师生关系的机制:情感联结的中介作用. 丁玉婷;张畅;李冉冉;丁文宇;朱静;刘伟;陈宁.心理学报,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