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前阅读活动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小班幼儿前阅读活动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陆思伊

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300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小班幼儿前阅读活动中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定期进行故事时间,鼓励幼儿专心聆听,建立起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幼儿的倾听参与度,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他们对文字的兴趣。最后,通过创造阅读听觉游戏,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关注度,从而促进语言发展和提升整体阅读水平。这些方法旨在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倾听基础,为其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阅读活动;倾听能力

引言:

在小班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倾听能力作为语言发展的基石之一,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在小班幼儿前阅读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既是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奠定阅读基础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定期进行故事时间,鼓励幼儿专心聆听

故事时间是培养幼儿专心聆听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引导进入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中,这有助于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和技能[1]。当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故事时,注意力得到锻炼,这对于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任务分配以及长时间的专注需求至关重要。

为了定期进行故事时间,教师和家长可以规划一个每日或每周的固定时间段,专门用于讲故事。这一时间段可以选择在上午或下午,选择幼儿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段。定时的故事时间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律和预期,使他们乐于参与,增强专注的意愿和能力。在选择故事内容方面,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来挑选合适的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图画书或带有丰富图像的故事往往更受欢迎。这些故事能够通过生动的插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增强聚焦力和理解能力。创造一个恰当的故事时间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故事时间开始前,确保教室或阅读区域安静舒适,没有干扰因素。准备好舒适的座位或垫子,让孩子们能够坐下来舒适地聆听。关闭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创造出一个专注聆听的氛围,帮助幼儿全神贯注地参与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讲述者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声音和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语速和表情的生动展示,讲述者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的表现方式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更专心地聆听故事内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讲述者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声音和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语速和表情的生动展示,讲述者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的表现方式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更专心地聆听故事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幼儿倾听的参与度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更加生动且贴近实际。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幼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抽象概念,比如通过视频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图像认识生活中的物品等。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2]。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不同的媒体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幼儿,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和理解知识。

例如,在《小猪变形记》这本绘本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视频展示小猪变装的过程,以及他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比如长颈鹿、斑马和鹦鹉等。这样的视频可以使用丰富的动画效果、色彩明亮的画面,以及配乐和声效,吸引幼儿的视听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猪的冒险故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可以加入互动元素。例如,设置问题环节,询问幼儿他们认为小猪为什么要变成其他动物,或者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想象中的有趣场景。这样的互动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在视频中适时加入小游戏,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参与其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语言表达方面,确保讲解和描述的语言简单明了,贴近幼儿的理解水平。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通过语音解说、卡通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更生动地呈现小猪的情感和思想变化。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词汇,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在多媒体形式方面,可以结合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风格和感知方式。通过图像展示小猪的变装过程,通过视频呈现他的冒险经历,通过音频传达小猪的内心感受,使得学习更加全面和多元化。有些幼儿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学习,而另一些可能更偏好通过听觉方式理解知识。最终,强调小猪最后的领悟:“做自己,最幸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这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以感人的画面和音乐呈现给幼儿,使他们在笑声和故事情节中更深刻地理解并接受这一核心观念。

三、创造阅读听觉游戏,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关注度

听觉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引入声音元素,比如动物叫声、自然声音、乐器声音等,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世界,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这种声音的新奇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这些游戏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在团体游戏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这样的互动促进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故事,如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将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以动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在关键情节处突然停止播放,让幼儿根据之前的情节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动作表达出来。这样既能让幼儿更加专注于故事的情节发展,也能锻炼他们的听力记忆和动作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相似音素或音色的单词或短语混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听声音来找出对应的单词或短语。例如,将“小猫”“小狗”“小羊”等单词混合在一起,播放每个单词的发音,让幼儿通过听声音来分辨并指出对应的单词。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和词汇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摸摸你的头”“拍拍你的手”等,让幼儿听到指令后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逐渐增加指令的难度和速度,以挑战幼儿的听力技能。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声音特征的故事或情境,如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交通工具的行驶声音等,让幼儿通过听声音来追踪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寻找特定的声音来源。例如,在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播放不同小猪的对话声音,让幼儿通过听声音来分辨出哪只小猪在说话,并追踪故事中不同小猪的对话过程。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或生活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情境扮演[4]。在扮演过程中,不同组别的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角色和情节,如口头表达、动作表演、道具辅助等。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游戏中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关注度和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定期故事时间、多媒体辅助教学和阅读听觉游戏的实施,幼儿的学习体验得到了丰富和拓展。故事时间激发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思考,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而阅读听觉游戏则培养了他们对声音的敏感性和关注度。这些举措促进了幼儿专心聆听的能力,并为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营造多样化、有趣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听觉关注力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教育方法,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碧丹.小班幼儿前阅读活动中倾听能力的培养[J].开放潮,2007,(09):92-93.

[2]冯桃.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6):44-45

[3]陈喜英.游戏区活动中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6):29-31.

[4]周妮.小班幼儿倾听故事能力的探讨[J].新课程,2021,(2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