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

潘金旭 

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摘要: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是以思维结构形成智力理论的学科。但如今,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普遍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数学思维逻辑,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将思维型课堂应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及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以函数与方程为例,对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及探讨。

关键词:思维型课堂;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

在高中阶段,通过思维型课堂的构建才能打破学生对数学知识及难点固定思考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思维型活动及理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如今高中数学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学好高中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逻辑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时有着独特的思维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主动。因此,教师需掌握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数学思维教学的发展,聚焦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的综合水平。

一、“思维型”课堂概述

思维型课堂是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思维型课堂的指导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内容,以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线方式进行教学[1]。思维型课堂的完美实施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高质量课堂的教学。思维型课堂能够使学生充满兴趣学习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思维型”课堂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创新学生思维能力

想要快速并准确地做出高中数学题目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拥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知识讲解,而不注重思维逻辑的运用,会使学生无法将已学的知识准确应用于数学题目当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型课堂提高并创新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维兴趣和动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思维型课堂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地位。学生需在思维型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思维型课堂也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需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充分互动,分享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思维逻辑,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其交流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掌握不牢的知识和思维逻辑进行查缺补漏,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进步。

(三)提高教学质量

将高中数学教学通过思维型课堂展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与思维分析角度,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思维型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解决数学学科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2]。通过思维型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思维型课堂构建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维型”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函数与方程”为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在进行高中数学思维型课堂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通过“函数与方程”为例,教师在课堂初始阶段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x2-2x-3=0是否存在实根?若存在实根为多少?”随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及解题时间,能够通过判别式发现该方程有实根,且通过求根公式求出具体数值。教师接下来可以进行再次提问:“那方程x2-2x+1=0呢?是否有实根,实根是多少?”部分学生会发现求根公式无法进行该方程的求解。教师便可告知学生该方程有解,只是判别式为零。并引出不是所有二次方程都有解这一知识点。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不用求根公式,二次方程是否就无法求解。曾经初中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可以得出函数值为零时,能够求解相应自变量值,是否可以由此判断二次方程能够通过函数图像进行求解[3]。通过类似问题的创设,列出几组方程与函数,让学生思考方程实数根与函数图像x轴交点的关系,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求知欲望,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数学课堂当中,并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是思维型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显现思维过程

思维型课堂教学应通过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思维过程的显现,并引导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步入正确的思维方向持续发展,实现对数学知识体系及概念的自主构建和总结,促进学生提高思维发散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以作出引导,使学生自行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思考得出相应结论。例如在观察过方程实根与函数图像后,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时与二次函数图像x轴有交点,若没有实数根则无交点[4]。随后让学生对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进行自主定义并分享,教师需在此之后进行定义的明确,使学生知晓自主定义中是否存在错误,并进行总结。之后要求学生找出方程根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充分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展现思维发散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日后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掌握准确方法,启发其思维。

(三)知识迁移应用

在高中数学思维型课堂中,应重点关注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应用。知识迁移应用是指学生将已学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灵活应用于不同问题当中的过程。对于教师与学生,知识迁移应用都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其思维扩展能力和解决问题多方面思考的能力[5]。在方程与函数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给出一道较难的思考题,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例如,让学生求函数f(x)=lnx+2x-6零点的大致区间和个数,并给出x与f(x)的对应值,以及相应函数图像等已知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的零点存在定理进行问题解决,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应用习惯以及认知结构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认知作为主要核心内容,采取相应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独立思考空间,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进行数学课堂难度及进度的随时调整,确保有效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显现思维过程,知识迁移应用等方式将思维型课堂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进而实现思维创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梅仙.高中数学课堂优化教学思维的策略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23,19(02):14-15+18.

[2]郝敬莲.基于理性思维发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45(12):56-58.

[3]冯忆雯.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5(21):38-39.

[4]黄家超.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6(08):5-7.

[5]郭青松.基于“思维型”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以“函数与方程”为例[J].高中数理化,2021,28(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