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浅谈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穆乃外尔·阿卜杜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五中学848100

摘要:历史解释素养是指个体或团体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能力。它包括通过相关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地描述、分析和解读,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人物动机等多方面因素。历史解释素养不仅要求个体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有系统性思考和跨学科的知识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历史解释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深入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此外,历史解释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个体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培养,鼓励他们在学习历史时积极思考、多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历史解释;高中;策略分析

首先,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记录,了解历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方面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历史能够给予学生更为客观,全面,准确的世界观,自然观与人生观;此外,历史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寻找线索,理解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提升历史素养。文章首先分析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探究如何对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材内容单一、思想创新不足

现有历史教材往往缺乏多样性,只围绕着少数著名事件、人物和历史数据进行介绍,难以满足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和多样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些老旧的观点、流传已久的误解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等也会对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在误以为洪秀全特定事件并不是因固定上的政治事件引起,而是因他本人心怀异志所以才建立太平天国。这类虚假想法可能阻碍学生推动前行,被某些意识形态错误的版本歪曲自己对于历史的认知。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发展需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知识体系和考试标准下接受教育,导致缺乏个性化和区别性。例如,在讲授现代中国史时,有些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擅长于分析政治经济结构以及研究社会事件。但是,在保证全班学生完成固定的知识范围和要求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给予这些具有不同学科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学生应有的课堂时间或学业任务安排。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影响学生对历史领域的积极性,并可能限制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1】

(二)学科联系不紧密,跨学科知识不够应用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将历史的研究对象限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或某些特定的事件,而没有将历史与其他学科建立更为广泛和直接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全方位认识历史。这样一来,学生可能没有机会了解到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互作用,如科学技术、地理环境、文学艺术等,导致他们无法全方位认识历史、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历史教育中,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并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历史研究。这些措施将帮助学生在全方位、跨领域的历史观念支撑下,更好地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

(三)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够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一些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即讲师讲课,学生听讲。这种单一的课堂形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度也往往难以得到保障。例如,在讲授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入侵中国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只是在黑板上逐步讲解,而学生们给人的印象就是“被动听”。虽然老师已经尝试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具体事实和日期,但学生们并没有参与到探究或思考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他们缺乏对于该历史事件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提出问题、讨论等研究方式。类似这样谈及著名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课堂中,缺少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或分组讨论来加深理解的形式,学生们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可能会错失在历史领域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机会【3】

二、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一)加强实证研究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原始资料的挖掘和分析,以此来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解释历史现象, 独立形成对于所虚学内容的实际认知。例如,当教师讲授明朝海上贸易史的时候,可以通过介绍某个具体的海外贸易停留点鼓励学生积极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首先,学生们可以先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南洋地区的历史背景资料。接着,他们可以在网上搜寻该区域历史时期出现过的有关商贸文物或器具,如砂锅、青花瓷氧化罐等,或者阅读历史文献记录事项中出现过的商业交流纪录,还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拍摄一些现场文物,从而对当代市场环境下的两国通商贸易进行考证。这样,便累积形成了一份详实的原始资料库。通过了原始资料的挖掘和分析,学生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洋地区与中国之间的海上贸易活动的本质,包括贸易品种、计价方式、船只类型、二者的文化影响以及世界贸易体系的脉络与历程等。总之,通过原始资料的挖掘与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研究特定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近距离理解各种历史现象、相关细节问题并提升个人历史素养

【4】

(二)聚焦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启发式问题和探究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可以鼓励学生探索和提出新的观点,在历史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探究过程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事件。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如下启发式问题:为什么清朝统治者失败了呢?不断进步的外国科技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老师可以通过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寻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阅读中外史料和评论文献,探究清朝政府面临的困境、它们的决策和行动,比对与其他现代工业国家的差距。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加强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充分借鉴现代教学科技手段

现代教学科技手段可以很好地辅助历史解释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探究现代教学科技手段的应用形式。例如,在某一个单元教学之前,老师可以事先制作好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诸如历史视频、图片、文档等,并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供学生访问和研究。紧接着,根据历史内容和考试大纲,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和学习目标,同时规定每个学习任务的截止时间和评估标准,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进行相关的资源搜集和学习,确保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初步了解。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历史课程也可以拓宽到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等领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定相关素材和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相关专题探究并进行汇报展示。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看待历史事件,全方位的进行解读与思考,实现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目标。。

结语:总而言之,历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元素之一。通过学习国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届领袖和重要事件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心。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加深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洞见。在具体教育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真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慧婷.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初探: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11):47-49.

[2]张丽娜.基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初步探索:以新教材《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为例[J].新课程(中学版),2019(4):124-125.

[3]胡文根.衔接与提升:初高中历史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以统编版教科书“两次鸦片战争”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9):11-15.

[4]缪晓虹.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初探:以《古代商业的发展》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