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案例在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本土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生活案例在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本土化的研究

张树刚

扎兰屯市卧牛河镇明德小学    162693

摘要: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本土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因此,如何通过本土化教学方法来改善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生活案例;乡村小学;道德;法治课堂教学;本土化

1生活案例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作用

生活案例是指生活中真实、具体的事件或情境,可以是个人或集体的经验和故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生活案例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并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生活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生动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存在和作用,增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生活案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

生活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生活案例通常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紧密相关,能够直接触及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感受。通过生活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内涵和意义,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生活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研究和讨论生活案例,学生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辨能力。同时,生活案例的研究还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并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2乡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乡村小学教育的特点

乡村小学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乡村小学教育相对于城市小学教育而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其次,乡村小学的学生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与城市小学有较大差异,学生普遍存在生活经验和观念的局限性。此外,乡村小学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各种挑战,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不够合理,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2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情况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乡村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力量不足,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力度不够,教学内容的质量无法保证。其次,乡村小学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以教师的灌输方式进行,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高。

2.3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困难

在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中,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首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乡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念相脱离,缺乏针对性。其次,乡村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限制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效果。还有,家庭和社区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力弱化,家校合作欠缺,也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

2.4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

针对乡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困难,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首先,加大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其次,注重生活案例的运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此外,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本土化需求

3.1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其次,法治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他们遵守法律规定,增强法治意识。此外,道德与法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然而,当前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常常缺乏本土化特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章将探讨在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本土化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使用本地生活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本章还将设计一套基于本地生活案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和效果评估。

3.2本土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本土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本土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习得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以经验为基础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本土化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文化背景对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使用本地生活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建构和合作学习。本土化教学可以提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分析本地生活案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3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本土化需求分析

针对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本节将对其本土化需求进行分析。首先,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材和教学资源缺乏本土化特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由于乡村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与城市地区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再次,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相对有限,缺乏针对乡村学生的本土化教学策略。

为了满足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本土化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注重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将生活案例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中,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方法研究,学习和借鉴本土化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应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结束语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只有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和引导,充分发挥乡村小学本土特色和学生个体差异,才能够实现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永嘉,范俐.以陶为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乡村小学需要的高素质师资.1999,51-53

[2]刘珊.让“多媒体的花”盛开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2015,131-132

[3]吴红星,张芬,骆雯琦.乡村中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发展探究.现代教育论坛,2019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自治区规划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