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蔡淑兰

福清市渔溪实验小学350307

摘要:双减政策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化构建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要站在“减负增效”的角度上重新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并且采用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能够在双减政策的推动和影响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双减”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化改革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和领悟“双减”政策的教育指导方向,实现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真正教育目的。所以,教师在保证课堂上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有效提升。

1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倘若教师一味采取知识讲授的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依旧沿袭传统教学理念,无法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2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教学内容本身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与关键。目前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往往是以理论为主的教材知识,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也会影响教学实效。

1.3课后作业

部分教师仍旧采用统一练习册的作业布置方式,在单元学习完成后,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统一板块。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1]

2“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2.1建立趣味课堂

“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氛围急需改善,只有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主要因素就是趣味性,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趣味性课堂的构建是实现寓教于乐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情境、故事情境、表演情境构建趣味性课堂,促使学生积极融入知识学习。具体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打虎”的经典片段,促使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首先对精彩部分的内容有所了解。在视频的情境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对比视频与原文是否存在差异,并尝试结合对于视频与原文的理解表演相关动作,如武松打虎的经典动作,在情境表演中深化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2.2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如果想要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需要严格遵循核心素养对其课程教学提出的各项要求,对自身语文教学思想进行科学转变,还需要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创新。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主体地位高度重视,结合学生具体需求开展教学活动。课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枯燥化和单一化的缺点。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普遍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他们对新颖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2.3多形式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教会学生课本中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他们如何恰当地表达情感,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比如,《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疑惑组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在个性表达中形成共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再对小组讨论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给予鼓励性的评价[2]

2.4提问教学法引导

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师想要真正构建一个高效化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采用提问教学法进行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让小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究与思考。举例说明,《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同学们,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小蝌蚪一开始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和青蛙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显而易见,小学生必然会带着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自主阅读,通过探究、思考、总结与归纳寻找不同问题的答案。这种创意十足且具有一定引导性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小学生能够站在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分析与看待各种语文问题,加强独立思考意识。

2.5借助分层作业

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理解能力、思维特性等差异,开展对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教师应从精准调研学情出发,做好对学生的科学分层分类,将不同认知现状的学生分布至不同层级,并能根据教师的要求与引导完成辅助性作业训练,在作业中巩固课内所学,发现认知上的不足,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师一要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中的重点字词训练、基本语法巩固、主要句型运用等迁移至不同层级作业领域,并依托作业定位构建学案,使分层作业的设计更为科学高效。二要根据学生需要,以培养、提升、发展能力为重点,对不同层级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在作业中探究与思辨,以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交际能力。

2.6体验式教学

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保障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经验,也才能全面体现出课程资源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语文学习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有关“家庭和亲情”的主题文章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到家庭和爱的伟大,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相应的“我爱我家”综合性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落实具体的四个分主题的内容:我说我家、我写我家、我演我家及我为我家等活动,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进行自我表达,甚至可以进行相关的创作表演。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更好地理解家的含义[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承担起课堂减负增效的重任,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回归教学本位,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乐学、想学、会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欢欢,刘英.“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22(13):115-117.

[2]张玉芳.“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整合运用[J].数据,2021(12):149-150.

[3]谢显东,徐龙海.“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讲究“四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2(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