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活动,突破高中政治教学难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巧设课堂活动,突破高中政治教学难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

陈柳纯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514011

摘要:目前,政治选科遇冷,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面临着学生兴趣不浓、教师不活、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突破这些困扰政治教学的难题,切实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及落实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力求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 在活动中深化学生认知,培育核心素养。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设置恰当的教学活动这把秘钥,是解决上述教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自身课堂教学,以新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对设置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在破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难题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课堂活动   高中政治    教学难题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但当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下列“拦路虎”频频让教学受阻,向我们发难:

(一)、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策略偏颇,让政治教学遇冷

政治学科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任,但在当代高中生中,却点燃不了对它的爱火,原因主要如下:

1、社会上 “重理轻文”的思想的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而政治是讲大道理,空虚的、不实用的课程,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于是在社会上滋生了“政治无用论”的言论,选政治前途暗淡,将政治定位为杂科、副科等,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2、学生学习策略、方法不当,例如认为学好政治就是死记硬背,在付出大量的框框条条背诵后仍不能取得理想成绩,严重打击了学习的信心;

3、教材有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枯燥空洞,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使他们产生了政治无用的错觉,而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无法参与其中,索然无味;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活,让政治教学不畅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高考应试教育“指挥棒”挥舞下,唯分数论英雄,部分教师依然我行我素,做教材的“传声筒”,采取填鸭式教学,一言堂、满堂灌,教条化、死板化教学,片面地追求分数而缺乏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理想理论与不完美的现实的不契合,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中国正经历着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在社会转型升级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完善的思想制度,并带来与理想理论不相符的现实现象,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因缺乏对社会认知,出现对政治理论的困惑,甚至因为反差而不信任老师,否定知识理论,导致教学不能有效开展;

(四)、课时紧与教材内容容量大之间的矛盾

因课时设置紧,使教师迫于完成繁重的教学知识任务而未能充分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使政治教学难上加难。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人才的培养。正因这门课程如此重要,我们决不能因为上述教学中出现的难题望而却步,躺平摆烂,更应该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积极应对。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关键部分之一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不同环节中采用恰到好处的课堂活动将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满足学生成长能力需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堂活动

(一)、课堂活动含义及具体形式

顾名思义,课堂活动就是教师为实现或创造课堂学习条件而设计或部署的活动。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思维活动,例如文献资料收集、鉴赏活动、展示讨论评析活动、讲述活动等,二是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情境创设解决问题、实践操作活动等。

(二)、巧设课堂活动突破高中政治教学难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设置要彰显政治学科特色,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充分预设,恰当精准;

2、活动设置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全面参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有可行性;

3、活动的评价要注重正确价值观引导,合理公正,激励学生;

4、活动要服务于教学,可激发兴趣或突破重难点,或是增长学生认知,培养能力或提升素养;

5、活动要有度,把握好广度和深度,把控好节奏和时间;

6、活动设置要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环节有不同的侧重和体现,并注意活动的连贯性和知识的承前启后等。

例如,在课前,本人在未进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框教学时,好大部分学生想着会宣传大道理而预想课堂沉闷,为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设置了一个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客家精神的资料(如故事、谚语、图片、视频等),并采用激将法:若身为客家人不知客家精神是多么令人无地自容的事,后来在上课前他们都很期待这一节课内容,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搜集成果。果不其然,在上这一课时,同学们有的展示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的图片,有的展示叶剑英元帅革命的爱国故事,有的展示曾宪梓博士自强不息的视频……在这个基础上,我进而开展讨论活动:这些客家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如:在课中,当学生明白重难点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时,为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一个连连看活动,要求学生用标准的客家话(阿姆话)朗读并连一连:(连连看左边依次为5个客家谚语)1.食死老公眠烂席2.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 3.只有上毋[不]去的天,冇 [无]过毋[不]去的山  4、轻霜打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5.好女唔贪嫁时衣,好男唔贪爷田地 ;右边依次为5个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又彰显了政治学科特色,有助于文化传承、增强客家文化自觉与自信;

最好,在课后,为了巩固新知,让学生真正践行“民族精神”,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设置了课后作业:列举自身实际日常生活中的爱国行为并积极践行,他们列举有的参加升旗活动高唱国歌;有的遵纪守法,降低犯罪率,维护国家安全;有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有的选择国货,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的勤奋学习,努力成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建设而奋斗……让课堂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巧设课堂活动,更好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唤醒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真情,才能破解高中政治教学难题,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发挥思想政治学科”铸魂育人“的真正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坚信,道且阻长,行则将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习近平.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4]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