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张小敏

湖北省襄阳市   老河口市第二小学   4418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习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获取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广泛。文章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分析,阐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将思维可视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趣。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1]]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学家东尼·博赞提出。它是一种放射性的思考,也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图表形式,可以把各种零散的信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记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通过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知识结构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实现高效学习。[[2]]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整体认识和把握,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在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阅读内容,设计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思维导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并说出为什么要画思维导图以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思维导图。例如,可以让学生画出作者对落花生品质、特点等方面的理解导图;也可以让学生画出对落花生品质、特点等方面的描写思维导图。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语文阅读。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比如,在《白鹭》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思维导图,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然后再到各个段落去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画思维导图的话,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很好的习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来巩固课文知识。例如:“我们可以把课文里的关键词语或重点句子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这些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型职业,比如机器人、建筑工程师、摄影师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职业,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这些行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阅读《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雨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让学生掌握雨来的特点,了解他是怎样舍身救下小英雄王二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作文,以《我身边的英雄》为题。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经验,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运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思维导图的作用。首先,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先用不同颜色的笔将课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勾画,然后画出课文的思维导图。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来概括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用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连接线把所有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思维导图。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画出自己脑海中想到的关键词和连接线,通过这些关键词和连接线就能很好地将文章内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研究,创新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绘制思维导图,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取有效信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文本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2)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的思维导图;(3)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5)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导图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

[2]孙莹.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20.

[3]肖凡.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