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聚焦新课标,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王继明

冠县东街学校  山东省聊城市  252500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数学是十分关键的学科,对于孩子的数学思维发展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孩子的数学学习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小学生特点,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为此阶段学生的各项思维正处于待开发状态,所以可塑性比较强。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处于最佳时期,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高效的核心素养教育,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综合素养[1]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强调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演示、情境模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同时,注重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三)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自主学习和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鼓励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数学情境,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高于抽象思维能力,而在数学知识中却包含了很多抽象的数学原理和数学公式,这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认知难度。对此,数学教师要想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则需要重视抽象思维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抽象知识直观化,再引导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形成抽象数学概念,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3]

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非常多与“角”有关的图形、图案、建筑等事物,但是对“角”的概念却非常模糊,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概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大的理解难度。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角”概念的认知效率,则需要把具象信息与文字概念结合在一起,利用数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以此来强化他们对“角”的认识。然后,数学教师再利用直观体验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学白板上所画的不同大小的角,然后找几名学生尝试改变白板上角两条边的方向,借此使他们体会到角的大小变化的过程。之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指导小学生将所了解到的信息汇总成文字,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了解判断图形是否为角的基本条件,在提高他们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学习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快速实现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转化,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比较复杂的数学概念性知识,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质量,提高数学抽象思维品质。

(二)科学训练,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科学的数学训练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运算能力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的能力,对学生的规范化思维形成有积极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标准》为指导,开展科学的运算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明晰运算对象和意义,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解决运算问题,在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我运算效率和正确率,切实提高运算能力。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学生应该掌握被除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熟练地进行运算。首先,教师可利用“口算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参加简单的口算游戏,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也能够回忆所学除法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训练,强化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在口算训练中,循序渐进地积累学习经验,将“几十、几百、几千”视为“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由此建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概念,提升数学运算能力。《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去“做”,而非长时间“看”,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算和实践空间,肯定学生的独特运算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信心,在训练中指导学生通过质疑、求解、验证,分析不同运算方法的正确性,以提高其运算能力。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训练反馈,结合学生的除法运算正确率与运算效率,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感悟“除数不变时,被除数扩大一倍,商也扩大一倍”,由此渗透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能够通过训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技巧。

(三)实践应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数学理论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是指主动利用数学概念、原理、方法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分析问题中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把握解题的关键,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发展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比》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利用知识类比迁移,帮助学生建构比的基本性质,使之能够理解化简方法,掌握转化的思想过程。首先,教师可利用除法和分数引出“比”,让学生思考:“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根据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猜想:比的前一项和后一项同乘或同除的条件下,比值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学生通过思考与实践探索,得到“比值不变”的结论。教师则先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验证学生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推理,得出比的性质,使之明白“比的前一项和后一项同乘或同除后,比值不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尺寸问题,带领学生求解国旗长度、宽度的最简整数比,逐渐推进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化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此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列举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分析“分数前后项是非整数或其中一项是非整数”情况下的化简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之通过讨论、思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比的相关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还能有效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锻炼其数学学习应有的能力,进而在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并使其拥有较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教学研究[J].读写算,2020,(16):131.

[2]张灿.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J].考试与评价,2020,(06):51.

[3]顾云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4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