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陈金土

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山亭妈祖小学  福建省莆田  351152

摘要: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习作模块,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对应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与常规单元的习作模块相比,习作单元教学针对性更强,目标性也更具体,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更重要,同时对学生的写作教育意义也更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科学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引言

纵观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未对习作目标进行明确的细化,因而影响了习作教学的效果。在新时期背景下,如想为习作课堂增色赋值,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明确目标、细化目标,而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习作课堂上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因此,语文教师应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有目标作为根本导向,从而切实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

1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材几乎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习作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习作的要求来看,完成这些习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事实上,不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因而在完成这些习作时存在“怎么写”的困难。此外,还有些习作内容是学生事先没有经历过的,因而也存在不知道“写什么”的困难。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可以采用跨学科合作教学的策略,解决学生习作中“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笔者在按照常规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开展“我的植物朋友”主题习作教学后,发现学生的习作内容就像植物介绍卡片一般,缺少对植物外形、颜色、香味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更为细节的描写。究其原因,学生并未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而语文教师也未能教给学生有效的观察方法。为此,笔者想到校园内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由自然老师创建的,对其中的树木生长习性和生活特点了如指掌。于是,笔者就设计了跨学科合作来开展习作教学,邀请科学课老师参与到本次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介绍各种植物及其观察方法。这样,自然老师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让他们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了解所写植物的相关信息,最后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篇作文。在此次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从做中学”一是指教师的“做”,笔者联合科学课老师开展跨学科合作习作教学,二是指学生在科学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各种植物的感性认识,积累经验,从而在习作中做到言之有物,提高表达的条理性和丰富性,解决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可以说,跨学科实践活动支撑下的习作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其教学实效可谓显著。

2关注写作成果,师生合作评改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成果,设计师生合作评改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与学生共同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找出其中值得借鉴的元素,或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教师可以阅读学生的修改意见,适当补充作文评语。教师在撰写评语期间,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点评标准。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写作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玩游戏的经历和游戏后的想法和感受。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师生合作评改活动。在教师评改环节,教师需要分析其他学生的评语,并进一步结合该名学生的作文展开评价。针对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对其的要求,如引导学生适当通过景物描写展示自己在玩游戏前后的心理变化、精心修改所用字词以更好地描述游戏过程等;针对写作热情不足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挖掘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如能够写清楚游戏的玩法和过程、该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良好的素养等。以上,教师与学生展开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习作评改活动中,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写作期间出现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积累评价作文的经验并能够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逐步形成迁移运用所学写作知识的能力,实现深度评改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3情境生活化,熏陶丰富情感

情感是生活的催化剂,也是习作的灵魂,没有情感的习作让人味同嚼蜡,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体会情感、感悟情感的能力,但由于生活方式单一,他们阅历较浅,并没有丰富的亲身经历支持情感的发展,由此在写作文时很少有合适的情感融入,也就让学生的作文稍显干瘪,难以体现真情。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可体验的场景,让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感受多样的生活画面,品味不同的人生经历,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悟中不断熏陶出丰富的情感,使之在写作时能更好地融入真情实感,充实写作灵魂。以三年级上册《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注重情感表达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次游玩的经历,并能表达出游玩时的快乐心情。但是要怎样将真实的心情融入字里行间呢?中年级学生对情感和文字的融合还不擅长,他们往往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却不会将其融入文字,又或者能叙述事情,但却忽视了情感的融合。此时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感受情感与文字的融合。例如,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春游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欢声笑语中体会当时的心情。这样就能顺利引导学生回想当时的场景,回顾当时的情感。然后教师再以课文《灰雀》为例,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场景表现出来,同时显示出文字描写,接着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文字描写中他们能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依据这样不同的情境,学生就能领悟语言与情感的契合方式,并学会将真实场景与语言描写相融合,随即就能在丰富的情感支持下写出让人共鸣的作品。

4创新习作教学方法

传统单元教学中基本都是由单元导语、精选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几个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按课文分析、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开展。习作作为单元教学的出现,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点,而习作单元整体都是围绕“习作主题”进行设计的。习作是核心,所以教学地位、教学方式也不能和常规单元教学相同,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习作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因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部分学生不仅没有很好地掌握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可能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大多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未能对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划分,导致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影响了教学实效。因此,在现下的教育中,教师要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应立足于目标,拓展教学新渠道,通过引导想象、培养观察能力、关联生活、融入先进技术、强化情感教学等方式,有效构建高效的语文习作课堂。

参考文献

[1]黎碧琼,李岚.习作教学减负增效的意义与策略——以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7):28—30.

[2]林峰,陈荔峰,泥红美.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的路径[J].林区教学,2023(2):117—120.

[3]黄招娣.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2):146—149.

[4]李玉娟.善于思考精于表达——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华夏教师,202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