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融入

刘玉静 李保江

涿州市双语学校 072750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丰富情感,有序实施班级管理,助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广大教师责无旁贷。但是,学生的年龄尚小,情绪控制能力普遍较差,常常做出一些扰乱班级的事情,不利于班级的和谐和安定。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班级管理概述,探究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提出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融入,实现小学班级管理与情感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有效融入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学课程,既要引导学生学好语言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其人文精神和理念的培育。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是指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师运用自身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净化学生心灵,挖掘其内在潜能,发展其情感调控能力,令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形成优良情感品质,以实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根基,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不仅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关系着学生三观的建立。如何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融合,是当前教师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

1小学班级管理综述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为了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在管理工作开始前主动积累管理经验,并坚持在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整个班级管理环节,相较于其他教师而言,班主任往往具有更强的语言沟通能力,通过班级管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让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班级管理的本质就是学生管理,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发展情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能在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对班级管理而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将因此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不能急于求成,否则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让管理效果更好,教师必须全面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管理期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找出管理侧重点,实现对学生的引导。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者,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应该在管理工作开始前进行管理规划,在课堂中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构建良好沟通氛围的同时让学生顺利融入校园生活。除此之外,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强化思维意识,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快速适应班集体生活。 

2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2.1教师的管理观念存在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强调自身的主导位置。深入走进各个小学班级能够发现,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听从自己的安排,学生在班级和校园中的所有行动都要得到教师的批准。在学生的认知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师严格的管理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十分听话,达到教师想要的管理目标。但是,在这样的管理方式却十分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们没有发挥自身能力、展示自我优势的机会,其综合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不到锻炼。对此,教师需要调整班级管理观念,松弛有度地对待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才能够使班级常规管理发挥多元化价值。

2.2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重视学习成绩

尽管教育改革一直在深化推进,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教育部门还针对社会发展形势重点推出“双减”政策,但仍有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有些传统和保守,始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过多的关注。纵观各小学班级管理实况,大部分教师多数时间都在强调学生的“成绩”,并以此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唯一重要目标,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内容也大多是学生的作业有没有完成、上课有没有专心听讲、这次测试的成绩有没有提升等,并根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似乎只有学生的成绩足够理想,便算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成功。还有些教师会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安排文化课程,并要求家长代替学生完成值日,为学生节省时间等。在这样错误的观念下,很多学生感受到强大的压力,甚至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不但无法提升学习成绩,反而会得到反向的效果。

3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融入

3.1更新教学观念,激发主体作用

班级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教师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方法、手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自身的教学、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明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激发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情感教学来管理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同样也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示尊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免学生对教师的管理萌生抵触、厌倦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不同于过去的强制性管理,新时期较为推崇柔性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给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机会,让学生自主实践,成为主人公。教师则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和鼓励学生,助推学生正确思想和观念的形成。

3.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应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小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对此,教师依托课堂教学开展情感教育时需营造民主、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实现轻松学习。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重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分析,结合小学生的活泼、开朗、积极开展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另一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在开展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3在家校共育中融入情感教育

在班级管理育人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有效融入情感教育。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时,需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理解、关爱学生。任课教师应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任课教师需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情感教育中,引导家长及时创新教育模式,以促进家长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校和家庭应相互配合,系统开展社会实践、科学活动、体育活动等,以加强学校、家长与学生间的联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积极、乐观的情感氛围中健康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应用家校共育、自信培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相信随着更多人意识到班主任的优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睦.论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交流,2021(2):224-225.

[2]狄兴栋.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2021(4):322-323.

[3]韩生泽.关于小学班级管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2(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