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套路,求理路——新教材视域下寻找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去套路,求理路——新教材视域下寻找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性

胡琬琳

成都外国语学校  

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让高中语文越来越适合“理科生”,或者说语文的理性特征越来越凸显。其实这是因为语文这一门学科内在严密的逻辑性,我们学生时常将语文归为“玄学”,事实上是畏难加上混乱的思维和浅薄的积累导致他们无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找到节奏和方向。所以,本文尝试从新旧教材的变化以及新旧高考语文试题的变革来探寻语文教学的“理路”,理清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逻辑。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新教材备课 逻辑性

一.何谓“理路”

“理路”顾名思义是究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套路”一词是懒人的法宝,却是语文学习的毒瘤。定式思维对于灵活多样的文本是灾难,学生总希望用公式化的方法去“套”语文,但实际上每一篇文章都因为其体裁和题材的差异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还是要通过篇章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起同一话题不同文体和同一背景不同题材的文本解读思路。不囿于模式化答题思路,但是可以明确分析文本的理性思路,简称“理路”。其实从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的小说双文本阅读设题就可以看出,对于文本特征的把握是语文教学的必要内容,但是这在一线教学中时常被忽略。我们通常是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看到题型的转变才思考教学的侧重。现在我们应该调整思路,从教材的选篇和单元组合形式来研究语文教学的重难点。2023年的四省联考语文卷中小说阅读设题再次向一线教师明确了反套路的思想,用紧扣文本的设问来引导学生审题,关注文本的创作思路和用意。请结合这篇文章,对作者如何塑造青春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此题学生一般用常规套路“塑象”即正方思维的答题方法,但答案设为“①大体勾画人物轮廓,借助战时环境的烘托,借助于一面之见的观感”;②通过沉稳的神态、闪烁的纤长睫毛、羞涩的表情等细节,把青春的主要模样、性格特点描绘出来;③表现青年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围绕着理论著作的阅读进行对话。我们不难看到答案中的给分点其实也包含了细节描写,外貌描写这些正面描写的角度,借助环境也体现了侧面描写的角度,对话这个部分一些学生理解为语言描写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在考场上套路框架答法会给满分吗?即使该考虑的点都写到了,就会不在意答案组织的形式吗?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就是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似乎没有办法教给学生一个准绳来分析题目作答,这样教学会充满不确定性,学生学习似乎也没有“实质”的获得。每一次改变都伴随疼痛,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和文本差异的辨析无疑会增加备课量,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我们授人以渔,不就是应该教思路吗?直面痛点,才可能改变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抢跑和浮躁,对试题和文本随意的一刀切和粗放简化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过早失去耐性。所以,言归正传,语文教学还是要通过单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不同文体的文章特点的知识体系,带领学生通过读写悟三个环节生成语文学习的元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语文的迁移和变式。

我们从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中看到,当时设置“积累整合、感受欣赏、思考感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大课程目标。而2017年版的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是“语言的积累与建构,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语言的梳理与整合,形象思维能力的增强,逻辑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祖国语言文字美感体验的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美的表达与创造,中华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的理解。”特别增加的三点“提升意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高思维质量”,都指向了语文教学尤其值得重视的语文思维学习。逻辑这个概念似乎总是跟理科捆绑,说到语文都是风花雪月的感性体验。事实上,文学类文本的创作是依照一定的章法的,最个性化的是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创作原理。更不用说议论文的论点设定,文言文传记游记的解读方法,成语词语使用的规范和应用文格式和谦敬。每一个板块在教学时,我们都不急于告诉学生一些现成的答案,而是先从原理入手去讲解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不同的需求之下语言如何表达更规范更贴合实际。

  1. 注重独立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

下图1是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学规定任务,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这些规定教学内容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原理。例如讲解修辞手法,我们除了教学生比喻的性质判断,分析比喻手法的效果时都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某方面)特点”,学生生硬地背下来这样的术语,他是否能够体会什么是生动形象?等我们教学推进到拟人这个修辞手法时,术语就变成了“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生动逼真”。学生一定对于“生动”这个效果产生迷糊,明明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为什么效果都是“生动”。偷懒的学生不会在意这个,只图背下来了事,认真的学生需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陷入迷茫。这时教师应该回到修辞手法的原理来讲解,修辞就是对文章言辞的修饰,提高表达效果。从效果来说都有使原文表达更易于理解和共情,将未见之景和未经之事更形象地写来,便于联想。比喻的核心是为了形象摹画事物的特征借用相似他物来展现,拟人重在感情的表达,是主观感情的外显,重在人的情态摹画。

成都市2023年一诊语文小说阅读的《为奴隶的母亲》和《祝福》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答案的设置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仅停留在是什么(浅层形象的事实阐述),没有思考形象背后的根源(对精神命运分析后生成的深层形象)。追溯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明确人物形象这个概念学生掌握得不准确,到底什么才是“形象”,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去概括这些核心素养他们并没有过关。所以之前总着意于提高阅读的量,认为多读就会分析。其实没有明确核心的语文概念,表达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在教授小说人物时,首先要搞清楚,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从不同于真人真事的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的原型中提炼加工而成的。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概括人物形象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他(她)是一类人的代表,且有明确的社会对应性。那么我们再去结合文本分析的时候,就一定会着眼人物生活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思考人物形象的深刻性。由此得出的结论必然不会流于表面,泛泛而谈。

  1. 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组合。

教授知识的同时,我们观察知识结构图也要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文言句式部分的讲解和病句修改的讲解,以及补写句子的句式特点把握这三部分知识有共同的内核,那就是对语句结构的分析。所以教学时应该将设计教学的思路调整为先讲解透彻句式结构和句子各成分的词性和搭配习惯,让学生对语句的基本原理有深入了解,能够分辨复句的级层,划分大小层级内部的语句结构,可以准确解读意群,才能理解语句的侧重和主体对象。其实语文教学的元认知不过是语句结构和篇章结构,艺术手法三个大部分。所以教学要细致深入,更要综合。学生能够将各部分知识贯通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结果。我们在研究新教材的时候不难看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同”可能是主题,也可能是技巧,但是更重要的“同”是理性思维和逻辑,是一种语文学习的核心知识网构建,是学习同类型文章或者不同文体文本的分析思路。因此,单片讲授的细工仍然需要,这是将独立知识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而群文讲授更凸显价值在于综合思维的引导。

文言文部分的信息筛选和分析与论述类文本的逻辑设错有相关性,比如文言的基本信息( “5个W”时间地点原因时间和人物)与论述类文本中的典型错误“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已然与未然”还有“部分和整体”是同一思路。那么在教学论述类文本时,应当给学生明确分析文本要着意观察的几个核心要素。从命题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杜国平老师从命题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答案:《逻辑思维能力测量题》考查的题型有概念辨析、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论证评价、辨识谬误等,考查的是理清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合理论证、辨识谬误的能力。该论述揭示了逻辑思维能力测量的内容与方法,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起到了“定标”和“定向”的作用。其中所蕴含着的论述类文本的说理逻辑和命题逻辑,理应成为我们日常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训练的依据。[1]讲授论述类文本的“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这类逻辑错误时,就要引导学生辨明“强加”是指前后命题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没有必然联系,然而“倒置”是命题构成因果,但是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有误。

小结一下,无论是知识点本身的逻辑思路还是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都应该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对思维的挖掘,把知识的本质原理讲清楚,学生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语文教学中的“理路”举隅

探寻理路要从语文教学板块中最集中体现理性思维的两个部分说起,首先是澄清概念。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一步就是要在阅读过程中准确辨识信息,明确论述的不同对象或目标,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分不同的概念。澄清概念,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求真求实”,特别注意限定性词语在文中的使用,如“有些”“大多”“有人”“就……而言”“在某种程度上”等,以确保逻辑思维的“严密性”。[2]

从2019年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考察对“二度创作”这个概念的辨析来看,“二度创作”其内涵是既要保持本真的艺术特性,又要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其外延之一是成功进行舞台改编的春晚民族歌舞节目。而语段所举的套用西方改编而导致改造失败的民乐案例,只是“某些人”的个别个案,是“不拘泥于本真原则”的结果,而不是“二度创作”内涵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不是“二度创作”的外延。选项表述:“传统的行为艺术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避免在失去原有风格的情况下进行西式改编,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从2019年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的原文表述看:

就诗体体例而言,他能深入撷取古今各种诗词之长,而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贯通,创造变化,千变万化,应有尽有。我们看他的论诗《戏为六绝句》,以及与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当时诸大诗人的论诗,都可以看出杜甫对诗文的广泛采选和赏析,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这部分文字说的是: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杜甫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深入撷取尽得其长,他的论诗作品可以看到采择与欣赏的方面“广”的特点。

而第1题B项的表述是: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该选项“对……都有正面评价”显然与原文所表达的“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是不同的概念,因此B项是错误的理解。

二是因境补文,俗称补写句子。这类题型是大小语境的综合考察,学生顾头不顾尾,在填写句子时表现出的随意性,或者主观臆断,都是对文本逻辑的忽视或者对句法结构的漠视。文本有其内在表达顺序,上下句间有条件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等。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注意分句间的结构关系。明确例句是并列,还是递进;是假设,还是条件。明确结构关系时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注意句子用词特点。用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用词类型,是两字词还是四字词;是动宾结构还是偏正结构。二审用词风格,是含蓄还是直白;是典雅还是朴实。语句补写题的命制就是命题人预先选好一个结构严谨、行文清楚的语段,然后挖去几句不连续的话,再让考生补充完整。所以,厘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教学时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根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三.教和学的互换

在阐述了语文教学探寻“理路”的意义和方法之后,想谈谈为何要这样设计教学。其实《礼记》中说的教学相长是着意阐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我看来这里已经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教学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注定是无效的。无论公开课的形式多么花哨,只要学生没有真的动脑子,这四十分钟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演出,费神且无用。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教学形式的重要性是不及知识结构内在逻辑的清晰度的重要性,把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远比频繁地讨论或者表演实在。在《大教学论》的《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3]这里说到的“教得彻底”事实上就是把原理给学生讲透彻。学生在迁移运用中不懂变通的实质就是他没有弄清原理,所以教师授课不能只从教师角度出发,需要转换身份,特别重视知识储量对等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常常与学生错位。我们不能臆测难度,需要回到知识本身探寻学生困惑的点究竟在哪里。

当教师手中没有答案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理直气壮,慷慨激昂地分析。如果我们和学生一样限定时间去阅读和答题,是否还能一样从容。例如必修4二单元宋词部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的注释,旧版教材释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讨伐北魏,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草草,轻率。”在新版教材中,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的注释增加了一个信息《宋书·王玄谟传》载刘义隆对殷景仁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这样的修改,不难看出是为了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其实,当我们转换视角,去当一个学生就会发现语文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的过程,而是一种情商、思维以及认识的转变。如果只是不加思考地当一个知识的搬运工,你也不会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需要你答什么,也不清楚可以以何种方式思考作者的意图。所以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去解决问题,我们才会更清晰地发现教学的痛点。把知识内在和外在勾联的逻辑讲通了,讲透了,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因此要把高中语文教学从“玄学”的泥潭中救出来,那根稻草就是人这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邹天顺.《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逻辑思维与解题路径》[J].《广东教育》2019年4月
  3. 陈彦.《从命题角度谈谈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J].《海峡读写研究》2020年第02期

[1] 陈彦.《从命题角度谈谈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J].《海峡读写研究》2020年第02期

[2] 邹天顺.《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逻辑思维与解题路径》[J].《广东教育》2019年4月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