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材内容,让教学和训练成整体成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整合教材内容,让教学和训练成整体成系统

黎群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课程理念”中指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整合文体进行阅读教学与写作。……”鉴于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对现行的部编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用于教学实践,感觉还不错,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更清晰。

单元整合与跨册整合

比如七上第一单元写景散文的教学。我就想通过第一课《春》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个单元写景散文的赏析和写作方法,再达到写景散文一类文体的赏析。而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先要完成以下任务:

1.知识储备:文学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些都是文学作品。常用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因此有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类文章体裁。散文又根据写作内容分为写景散文和写人叙事散文。有了这些铺垫后才能进入“写景散文”的教学。

2.明情感。以《春》为例,讲散文是作者本人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们读散文第一层次要读懂作者情感(读他人)。第二层次要读出自己的人生体验(读自己)从而引起共鸣,心理学上叫共情。比如《春》的情感是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难道春天就一定是这样的情感吗?我马上在课堂上引用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亡国之君李煜笔下的“春花”是伤感的惨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杜甫笔下春是荒凉的破败的。因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当学生无解时,我再补充《春》的写作背景: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因此在朱自淸笔下的春天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物物皆著我的色彩”,这个春天,是朱自清心里和眼里的春天。通过这样的讲解后,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明白了老舍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源于他把济南当作第二故乡。刘湛秋对雨的喜爱是因为雨在他眼里和心里是灵动的有生命的。当学生明白散文情感的独特性这一文学规律后,读写人叙事的散文如《秋天的怀念》,就容易理解此文抒发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之情。《背影》写的是有误会隔阂下的中国式父子情。

3.析方法。就是讲如何表达情感。首先是抓代表性景物并写出景物特征。《春》一文中代表性景物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春天中的人。其次,这些特征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进入语用训练:用修辞(作用)动感官,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再采用空间顺序来写景。这些鉴赏写景散文方法的方法在第一篇课文《春》中教给学生后,后面两篇课文就是训练强化,复习巩固,连第4课的诗歌教学中也可贯穿写景抒情的鉴赏。

八上第三单元古诗文教学同样是用七上第一单元的写景方法来赏析。只不过这一单元的表现形式是古代诗文而已,其实就是换种形式对七上第一单元写景散文写作与鉴赏方法的复习。

4.理思路,析段落结构的作用。尤其是七上第一单元三篇课文首尾段的作用。

5.学了方法还要在写作中去实践。于是进行微写作写景训练,要求写出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两种以上的写景手法。

写完后再按写作要求给微写作打分并修改。最后再由片断写景写作进入整篇写作实践《彭山的秋天/冬天》之类的。

学生习作展示

 那月,那夜,那个中秋。

八月十五,彳亍在街道上,听着晚风,哼着歌,心理氤氲着美好。今晚的夜是美好而朦胧的。“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一轮明月从葳蕤的树木中飘起,似一朵云刚出岫,漾泳着夕阳涵纳云影天光。月光荡漾的散开,如同莫奈的印象画,把美定格在朦胧的夜空中。鸟儿簇在一起,似是游子归家,叽叽喳喳的欢谈着,十分高仰。再往下看看吧,看看那些平时走过的路。旧椅子撑起年华四季,在这月华如水的街头走一走,有挽着手的情人,有扶着老人的家庭,瞧,小朋友也拿着兔灯蹦跶着。清风郁郁,月亮圆满。今夜,哪怕只染上一宿的清梦,也好。

写人的作文教学分散于七上三单元“写人要写出人物特点”;七下三单元“写人要写出人物精神”八上三单元“学写人物小传”,教材编排很成系统,写作要求由浅入深。当上完八上三单元后,就可以对“写人”组合成系列训练。

说明性文体教学和议论性文体教学也可跨册组合。

单元整合教学与单篇教学的穿插。

1.整合字词。学段要求掌握3500个字左右。初中教学不允许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字词教学。

教方法:用汉字造字法,形声字的知识记字形。拼音留心特殊音。(文言文字词积累也教方法)

结合练习册预习读读写写,标音勾注解。课堂正音后练习。

  1. 以单元导读为纲整合教学点。分为主题情感归纳和语文能力训练点。每堂课以一个点为组成单元群文阅读。如七上二单元题目的妙处为例:《秋天的怀念》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和情感,揭示文章主旨;《散步》揭示主要事件,是全文的线索;《金色花》揭示文章主旨《荷叶母亲》揭示文章主旨,是全文的线索。通过这样的单元题目组合,学生对题目的作用就很清晰了。

再如八上第五单元说明文教学,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时进行说明文文体知识教学前置课:讲说明文的类型,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结构。第二课时让学生找出本单元五篇事物说明文的特征。第三四课时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其中又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建筑类小组合比较其异同。前两课是从一类建筑中寻找共同点,第三篇写一个具体的纪念性建筑且有作者很明显的情感倾向贯穿全文。第四五课时析说明文语言在各课的体现。第六课时析每篇说明文的情感。第七课时析每篇说明文的特质——最不同之处。如《蝉》含有的科学精神,《梦回繁华》介绍一个艺术品——清明上河图是按“伟大的时代--天才的作者——惊世的作品”这种逻辑顺序(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成文的。

九下现代小说单元以“变”为抓手,析对比手法在这一单元小说中的作用。

总之,教材整合有很多点可选,在此我只是抛砖引玉,不再赘述了。只要你认真研究教材,就有许多巧点妙点闪光点精彩点呈现。让我们从教材研究中出发,且行且思 ,一路芬芳,去收获教材整合的精彩与教学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