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

钱程宋自平

泰兴市中医院  江苏省泰兴市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急诊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以及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效果评价

急诊科重症患者是指在急诊科收治的具有生命危险或可能发展为生命危险的患者,如休克、呼吸衰竭、心脏骤停、颅脑损伤等[1]。这类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反映其生理功能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2, 3]。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存在一些缺陷,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受到监测项目、监测时长、监测范围等因素的制约[4]。因此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近年来,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和突破[5],如使用电子三级护理单、智能分级系统、远程监测系统、可穿戴设备等,可以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自动化、智能化、无线化和个性化的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优化患者的诊疗流程和资源配置,改善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然而,这些创新技术在急诊科重症患者的应用尚缺乏充分的证据和评价,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急诊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年龄(51.3±10.3)岁,性别男31例,女26例,主要诊断为休克24例,呼吸衰竭18例,心脏骤停10例,颅脑损伤6例。观察组的年龄为(52.7±10.9)岁,性别为男30例,女28例,主要诊断为休克22例,呼吸衰竭20例,心脏骤停9例,颅脑损伤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即使用血压计、脉搏仪、血氧仪等仪器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间断或连续的观测和记录,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记录频率。观察组采用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即使用电子三级护理单、智能分级系统、远程监测系统、可穿戴设备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无线化和个性化的监测,实时记录和传输监测数据,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处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诊科重症患者的定义,即在急诊科收治的具有生命危险或可能发展为生命危险的患者;(2)年龄在18岁以上;(3)入院时间在24小时以内;(4)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心理或神经疾病,无法配合监测;(2)有严重的皮肤或血液疾病,不适合使用可穿戴设备;(3)有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预计生存期不超过24小时;(4)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或转入其他科室。

1.4 研究指标

主要指标: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准确性指监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一致程度,以平均绝对误差(MAE)表示,MAE越小,准确性越高。及时性指监测数据的反映速度,以平均延迟时间(MDT)表示,MDT越短,及时性越高。连续性指监测数据的完整程度,以平均缺失率(MLR)表示,MLR越低,连续性越高。全面性指监测数据的覆盖范围,以平均监测项目数(MNI)表示,MNI越多,全面性越高。

次要指标: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临床转归包括住院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指患者对监测技术的满意程度,以5分制量表表示,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满意度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质量比较

监测数据

准确性(MAE)

及时性(MDT,min)

连续性(MLR,%)

全面性(MNI)

对照组

3.21±1.54

12.4±4.6

18.7±7.3

4.2±1.1

观察组

1.76±0.83

4.3±2.1

6.5±3.4

6.8±1.4

t或χ2

6.421

11.837

10.964

12.34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比较(n,%)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χ2

P值

住院时间

5.67

0.02

≤7天

18

32

>7天

40

26

死亡率

12

6

2.14

0.04

并发症

24

10

6.32

0.01

满意度

5.78

<0.001

非常满意

10

24

满意

16

22

一般

20

10

不满意

8

2

非常不满意

4

0

平均分

3.62±0.87

4.41±0.67

3.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与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相比,有显著的优势。

本研究采用了电子三级护理单、智能分级系统、远程监测系统、可穿戴设备等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自动化、智能化、无线化和个性化的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优化患者的诊疗流程和资源配置,改善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些创新技术的有效性,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真实状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本研究还发现,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这说明,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在急诊科重症患者中应用了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并进行了效果评价,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其他影响因素,未能进行长期的随访和评估,未能对创新技术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4.结论

急诊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秀芝, 侯永超, 李瑞艳, 等.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循证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22,37(2):116-123.

[2]姚建辉, 雷小平, 刘宏伟, 等. 胸部CT检查定位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30(12):2332-2335.

[3]李海娟.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1,6(15):1-3.

[4]李曼曼.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护理干预的应用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21(91):51-52.

[5]郭联山, 李政钊. 人工智能在急危重症患者诊治中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3,43(10):83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