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识别研究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3

儿童情绪识别研究概述

王江南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情绪识别是个体认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情绪识别研究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要包含面孔情绪识别。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总结了面孔情绪识别研究的内容,在儿童情绪识别内容方面,具体论述了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前的研究方法,针对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绪识别;情绪面孔识别;儿童;研究方法

1.情绪识别的内涵

情绪识别是个体十分重要的一种社会认知功能,从幼儿时期开始,个体能够识别表情面孔,再到儿童期,能够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情绪认知功能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的发展存在特定的规律,情绪的神经和神经程序控制的表情成分,在婴儿刚出生的几个月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部分由成熟因素所决定,也就是说,婴儿从出生就具有一定的情绪表现能力[1],对情绪的识别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情绪识别的研究内容

情绪识别应用于不同领域。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情绪识别研究的内容包括面部表情和语音、生理信号、和肢体表情的识别等方面[2],通过捕捉个体生理信号和外部表现来感知个体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领域,面孔情绪识别和表情识别研究较为广泛,语音情绪识别和肢体情绪识别也有相应的研究[3]。目前对于面孔情绪识别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情绪识别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生处理情绪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异,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这一差别来源于大脑右半球假说和效价评价假说:右半球在情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对情绪的感知和体验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右半球负责情绪的感知,左、右半球分别负责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体验的效价单侧化假设,许多研究者认为效价单侧化假设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对情绪理解和知觉过程是不同的,女性比男性对情绪的知觉更敏锐、更准确。在生理基础上也存在相应的证据表明,男女大脑结构上存在差异,女性灰质比更高,男性白质比更高。由于灰质主要负责认知加工,女性在单位容积内的灰质比更高可能与其言语加工、情绪加工优势有关。相反,白质主要承担着传递指令功能,男性在单位容积内白质比更高,这可能跟男性在空间认知等更需要神经传递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优势有关[4]。此外,男女生情绪识别的差异还受到荷尔蒙的影响。

2.2情绪识别的年龄差异

以往有关婴儿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研究发现,婴儿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大约开始出现于3个月大时,同时,早期的情绪调节行为也开始发展。在生命早期的7-8个月时,婴儿开始理解表情的情感意义,归类识别积极和消极情绪。8-12个月是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取得重要发展成就的时期,也是婴儿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到1岁末,随着婴儿生理的成熟和能力的发展,其情绪调节能力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性[5]。2岁的儿童能正确辨别面部的表情,能谈论和情绪有关的话题,3-5岁儿童的面部表情命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6]。4-7岁儿童在基本情绪表情判断能力上有发展的趋势。从4岁到7岁,正确判断的成绩逐渐的提高,但直到7岁,才出现显著的差异。而且这种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脸部和嘴部的情绪表情判断上[7];7-14岁儿童在青春期前期(9-10岁和11-12岁)情绪体验变化稳定而缓慢。13岁以后,随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和社会化的逐渐完成,情绪体验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化[8]

综上所述,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绪识别特点,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儿童情绪表情识别的顺序为高兴、生气、伤心、恐惧;2)儿童对积极情绪的理解显著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3)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随着认知能力增长而增强,对复合情绪的理解能力提高;4)儿童识别他人情绪的线索主要是表情、言语及副言语和身体动作;识别自己情绪的线索主要是内部心理活动、表情和身体动作;5)儿童对积极情绪事件/行为的理解具有社交性和亲社会性的特点,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具有攻击性和消极破坏性的特点。

2.3特殊群体的情绪识别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人群的面部情绪认知能力,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探究其生理机制,以便于更好地临床干预和诊断,学者申慧对面部情绪认知障碍进行了总结。首先,面部情绪认知所需要的脑区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基底节、扣带回前皮质、脑岛,常见的与面部情绪认知障碍有关的病症如脑卒中、精神分裂症、帕金森、自闭症[9]、抑郁症等,这些病症患者所共有的特点就是大脑杏仁核区域发展受损,在情绪认知和面孔识别上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10]。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眼动研究表明,杏仁核受损的个体在知觉面部表情时的眼动模式出现异常,相关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也表明,杏仁核对面部表情识别特别是负性表情起着关键作用。

3.情绪识别的研究方法

情绪识别的研究不仅限于心理学的研究,在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也广泛应用,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十分广泛。在心理学领域,对儿童的情绪识别研究采用实验观察和情境启动任务;对成人情绪面孔识别的研究多使用一些经典的实验范式,比如点探测、线索-靶刺激范式,探究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通过反应时,正确率等指标来反映,此外还有眼动、ERP、MRI等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情绪识别的研究。

3.1情绪识别的研究范式

学者丁汉青、刘念通过学术领域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了情绪识别研究领域中主要存在的三种主流研究范式: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意见挖掘与情感分析范式和人工智能研究范式。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主要采用fMRI、ERP等方法,关注个人进行情绪识别与加工的神经系统机制;意见挖掘与情感分析的研究范式主要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文本中包含的情绪态度进行解读和分析;人工智能方向的情绪识别研究范式主要采用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等技术方法研究如何使机器能够识别人的情绪,从而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11]。三种范式都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和促进了情绪识别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3.2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范式

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探究的是个体对情绪面孔信息的识别,比较基础的实验研究范式就是实验室观察,婴幼儿的情绪是被能力的发展受其自身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儿童的情绪评估具体可分为基于实验室观察的情绪评估和基于量表的评估。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儿童情绪评估测验有1)面孔表情识别测验,主要通过让婴幼儿对表现为高兴、悲伤、生气和恐惧等情绪的面部表情图片进行再认,考察其情绪识别能力。面部表情图片包括线条画和照片等。2)情绪理解测验,该测验由Pons和Harris编制,实验者先要向幼儿讲述相应的故事,并让幼儿根据故事主人公的情绪特点从4张面部表情图片中选出他认为最合适的一张。3)引发失望情境的实验研究范式,该范式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奖励-撤销奖励行为来诱发儿童的失望情绪。此外还有与父母分离的范式和延迟满足的范式,这些研究范式都用于测量儿童的情绪发展,在情绪面孔识别研究上多用面孔表情识别测验。对于成年个体,采用较为常见的研究范式,如点探测范式、线索-靶刺激范式[12],用于测量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目前通过眼动技术,也可以掌握个体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状况[13]。此外,在认知神经科学范式中,各种技术手段如EEG,fMRI,ERP、PET,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大脑中情绪识别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可能的实现路径。

4.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面部表情识别对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更多地进行了拓展,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等层面来探讨不同感官通道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14]。在儿童情绪识别领域,主要探讨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情绪识别发展特点,以及各种特殊人群的情绪识别特点。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首先是研究群体的局限,儿童群体的发展特点不仅受到年龄的限制,同时受到不同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因而许多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儿童自身情绪发展能力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进行探讨,儿童的情绪能力作为一种生物本能,在早期能够应对外界的威胁刺激,随着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开始出现,能够对复杂的情绪做出反应,这种情绪发展的规律是所有人共有的。此外,目前对于儿童群体的研究多关注于特殊儿童的情绪识别障碍,探讨了情绪识别能力缺失的生理机制,但是对于正常群体的研究较少。对于儿童群体来说,情绪识别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具有相关关系,这种能力上的差异是否可以通过干预和训练来提高,这些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局限,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在情绪图片的来源上,不同研究所用到的情绪图片来自不同的图片系统,现有的研究表明,儿童在进行情绪识别测验任务时,需要对给定的图片材料进行自主判断,这些图片材料的标准化程度可能存在不一致,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实验性的任务情境受到严格控制,无法推广到自然情境当中,而且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主试和被试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一些实验范式较为久远,可能需要一定的修订和测验;目前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利用脑功能成像,电子扫描来探测情绪识别所牵涉到的深层脑区,可以更加清晰地解释大脑功能区与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总体而言,儿童情绪识别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应该更加先进,实验指标应采用更加精确的生理或脑电指标。

总体而言,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就需要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通过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更好地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应用价值,以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罗峥,郭德俊.(2002).当代情绪发展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03),310-313+382-383.

[2]冯廷炜,贾德梅,弥明迪.(2020).肢体情绪识别的ERP研究. 心理月刊(04),21-23.

[3]唐嵩潇.(2015).情绪识别研究述评.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0),109-114.

[4]袁加锦,汪宇,鞠恩霞,李红.(2010).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2),1899-1908.

[5]梅冬梅,许远理,李通.(2013).0~1岁婴儿面部表情识别与情绪调节的发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04),379-381.

[6]王异芳,赵怡菲.(2009).3~5岁儿童面部表情命名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教育(18),39-43.

[7]莫书亮,苏彦捷.(2004).儿童情绪表情识别的眼睛线索之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06),1365-1367+1355.

[8]赵迎春,张劲松.(2009).7~14岁儿童情绪识别特点初步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07),778-781.

[9]刘艳虹,霍文瑶,胡晓毅.(2015).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研究综述. 现代特殊教育(08),35-39.

[10]申慧,孔繁一,刘诗翔.(2015).面部情绪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06),643-647.

[11]丁汉青,刘念.(2017).情绪识别研究的学术场域——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新闻大学(02),119-132+152.

[12]王赟,杨世昌.(2013).情绪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 精神医学杂志(03),232-235.

[13]冯晓杭,龚丹丹.(2017).大学生情绪识别的眼动研究:快乐、悲伤、愤怒、惊讶的眼动证据.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12),41-43+73.

[14]任杰,金宇乐,罗文波.(2016).面孔情绪识别过程中的多通道效应. 心理科学(01),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