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冶金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与专业建设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基于“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冶金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与专业建设的研究

许毅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市莱芜区 271100

基金项目: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编号2022YB37

摘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从专业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业保障等角度探讨了该模式在专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提出几点具体的专业建设策略。以期能为冶金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创新性的发展建议,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冶金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多链对接;冶金院校;双主体育人;专业建设

随着“工业4.0”进程的推进和冶金产业的国际化,中国现代冶金产业正处于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冶金企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制约,技术和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更加严峻。在“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协同育人模式下,治金院校应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加强理论与技能培训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使专业建设能够与时俱进。

一、基于“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作用

(1)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首先,通过对行业内优秀企业的深入调研,剖析其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工作岗位的职业规范。在此基础上,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确保其与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相匹配。

(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冶金院校和相关企业两方的资源,组建专业协作团队。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企业的用人标准,重新设计培训方案,使其符合专业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形成系统化的职业训练计划。

(3)校企协同育人:建立开放且完整的教育体系,将学校专业与企业工作有机地连接,促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密切合作,实现学校专业教室与企业实习培训基地的紧密结合[1]。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双师双修”项目,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授课,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培训课程,实现专业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共建。

(4)校企合作就业。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联合考核,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确保学员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任职能力,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在用人单位的指导下,根据《校企合作协议》[1],将学员安置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上,并签署《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市场、提高实际能力和整体素质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二、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冶金院校专业建设的具体策略

冶金院校专业建设应遵循“产教融合,多链对接”的整体设计思路,“多链对接”是指:产业链和专业链对接,技术链和项目链对接,岗位链和教场链对接。因此,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专业建设策略如下:

(一)加强专业实训基地构建,促进多链对应

首先,根据冶金院校构建的现代冶金专业体系,[2]“黑色金属材料类”院校主要开设“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智能轧钢技术”、“钢铁冶金设备维护”和“金属材料检测技术”这四个专业[2]。将重要的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大学生技能的关键平台,其建设思想、设备配置、教师队伍等方面都需要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同步。

其次,冶金院校要根据冶炼工艺的生产流程,将其划分为烧结、炼铁、炼钢、连铸等4个流程。通过对这些流程与生产流程的关联分析,形成烧结球团生产、铁矿粉烧结、高炉炼铁、电弧炉炼钢、连续铸造等相关的实践环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生产的培训情境。

第三,基于企业工作链与校内教学链的映射关系,冶金院校必须专注于冶金岗位与轧钢岗位群的高风险特点,构建以虚拟模拟实训为主的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应通过使用程序语言和模拟仪器,将高危险、高消耗的实验仪器转换成简易直观的教学资料,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实际应用需求。这一虚拟模拟训练基地的建立将有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确保教学效果的质量。

(二)实行校企协同育人监督机制

1.多元主体参与监督管理

在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冶金院校有必要组织钢协、钢铁企业、冶金类大学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建立一个协同育人的组织,并对其进行日常监督[3]。这主要涉及对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的监管,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监管,构建健全的监管制度,持续提升校企合作办学评价的可信性以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以此为依据,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效果。

2.采用专业认证体系

在“校企合作”中,冶金院校应该从产业层次、企业层次、学院层次三个层次进行全面思考。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在实习期间应指派一位专业教师担任学院的“带头人”,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合作办学模式需要实现多元化,明确办学主体的责任与权利,以确保办学过程的清晰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实施“双证合一”认证制度,覆盖培养目标、校企关系、教学场地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双师合一”教学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总体而言,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冶金院校要促进专业建设,就应加强专业实训基地构建,促进多链对接,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形成与技术链对应的实训项目。同时,冶金院校应实行校企协同育人监督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监督管理和采用专业认证体系,确保校企协同育人计划实施的教育质量和效果,从而为冶金产业输送更多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平.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22):90-92.

[2]王振平,陈嘉学.职教集团平台下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工作研究——以济南市现代物流集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6):8-10.

[3]黄静.智能制造人才链的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210-211.


[1]此处改为校企合作协议为好

[2]高职冶金院校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一类是黑色金属材料类,一类是有色金属材料类,根据文章应该归结为黑色金属材料类,黑色金属材料类主要有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智能轧钢技术、钢铁冶金设备维护和金属材料检测技术四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