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3

论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与思考

葛建敏

 溧阳市清泓路幼儿园 213309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的各个环节,显著地提高了幼儿园教育质量,满足了幼儿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教师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构建优质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接触社会,以此拓展幼儿生活认知,增强幼儿生活技能。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活动;实践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说的是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着教育的契机,幼儿园的教育只有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成为有用的教育。而大自然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空间渐渐地被吞噬,如今在城市的幼儿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大自然给予幼儿的教育作用,让幼儿亲密接触自然,呼吸清新自然之风、聆听悦耳自然之声、触摸舒适自然之感,在感知自然、探究自然、运用自然的过程中,提升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开拓幼儿认识自然的途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

一、自然资源对于幼儿园活动的价值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求和发展水平,将周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等环境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资源。”一是孩子生来就喜欢自然、愿意探索自然,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幼儿渐渐远离了自然,他们被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当前的教育太过强调儿童认知方面的发展,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损伤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与创造力,幼儿"自然缺失症"的现状让我们更加明确:幼儿时期的自然教育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二是能够锻炼幼儿的意志力。让幼儿接触自然,对幼儿进行体能与意志的训练。他们遇到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受了伤也学会坚强,而不是只知道依赖他人。就比如幼儿园组织幼儿户外远足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还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幼儿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与充实。三是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研究发现户外的自然景观更能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儿童接触大自然越多,自由探索的机会也就越多。他们的不良行为举止、焦虑、抑郁的自我评价就越低,而在自我价值上评价就越高。

二、幼儿园活动中自然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是自然资源运用没有基于幼儿真实问题。对于自然资源的探究往往是以教师主导,幼儿对一些特定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等的观察、记录的一种模式,或者是固有的课程材料作为参考进行幼儿活动的推进。投放进活动中,容易出现幼儿不感兴趣、无法满足幼儿真实问题和需求、资源利用不深入、项目化活动无法依托资源进一步推进等问题。

二是自然资源挖掘缺少连续性和深入性。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利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种植、照料的认知层面,教师往往会选择将这类资源作为学习的探索内容,但很少挖掘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教师缺乏对自然资源延续学习契机的深入思考、问题捕捉和活动预设,但幼儿在资源探究过程中的经验是不断延伸和拓展的。

三是自然资源价值判断上教师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判断不敏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创新性。当教师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后,由于缺乏针对性地链接幼儿经验的能力,因此不能很好的有效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导致幼儿得不到深度学习的发展机会。

三、基于自然资源的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构建策略

(一)创设自然环境条件,引导幼儿探究自然

幼儿的主要学习场所是幼儿园,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利用园内的场地,创设接近自然的教育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自然角,开辟种植园地,设立饲养区等,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去感知动植物的特点,探索动植物和环境的关系,衍生出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一是创设自然角。自然角是孩子们与自然相聚的小世界,我们可以通过自然角的创设,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与动植物互动,特别是师幼在共同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与需要,以便促进幼儿主动管理自然角的欲望,体现"幼儿是自然角小主人"的儿童观。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氛围中积极探究,主动链接各领域的核心经验,通过自主管理、合作分享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是开辟种植园地。创建种植园地是幼儿园在创设教育教学环境时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给幼儿园增添了新绿,更带来了一片生机,让人犹如回归了田园般的感觉,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持续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体验了成功。例如:种植园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班管理,鼓励幼儿通过观察、表征的方式对种植园地中的植物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种植能力。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从不会照顾→找寻资料→寻找"救兵"→不断尝试,这一过程是幼儿与大自然不断接触、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同时在给植物拔草、松土、浇水,进行管理,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三是创设饲养区。要让幼儿珍爱生命,就应该让幼儿去感受和了解生命,动作的变化在幼儿的眼中是最直观的,因此,饲养区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园内可以创设大型饲养区,便于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也可以与动物互动,同时,鼓励幼儿在互动活动时积极观察园内的小动物如蚂蚁、皮球虫、允许幼儿长时间的沉浸在自然中,在幼儿观察时,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爱护小动物的生命教育,引导幼儿感受生命、尊重生命。例如:幼儿在幼儿园小水塘中发现了一群小蝌蚪,孩子们纷纷要求将小蝌蚪送回池塘,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师幼共同开展了"拯救小蝌蚪"计划,在集体讨论、寻找工具、送小蝌蚪回家的一系列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坚韧,感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丰富幼儿自然活动设计,培养幼儿综合素养

一方面自然资源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做到材料的提供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为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物质环境。比如落叶是大自然赋予幼儿最好的礼物。孩子们在大胆表达、自主探索、自由表现中,模仿树叶飘落的各种姿态,感受树叶的各种特征,动用各种感官与树叶产生积极互动。孩子们在趣味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自然学习活动中,发展了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再如在给小树"穿衣服"活动中,孩子们围绕"怎样给小树保暖"这个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了现有资源——稻草,孩子们通过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多次实验,在探究具体事物、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再如小池塘是园内资源,清理小池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的活动,孩子们运用谈话讨论、实地考察、归纳整理等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推动自然学习向纵深发展。孩子们在清洗池塘的一系列活动中,沉浸、互动、体验,他们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在充满学习机会的空间中感知、探究。

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只要给予幼儿在自然中体验的丰富机会,让幼儿全身心地融入自然中,幼儿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去观察和感受自然,产生对自然的个性化理解,并会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和表达。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学会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例如,一片树叶的四季变化就可以让幼儿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观察、跟踪与记录,幼儿有其独特而多样的理解与表达。在对光影现象的观察中,幼儿建起黑屋子,用电筒观察,并画下不同角度折射或叠加的影子;用粉笔画下一天中不同时间自己或同伴或积木在地面的影子;用凸透镜进行"聚光自燃"探究实验等。再比如有的班级跟踪观察一年四季的花,每当发现幼儿园的花开了,就用相机拍下来、用笔画下来。幼儿说:"我们要开个幼儿园花卉展,把我们记录的一年四季的幼儿园的花给弟弟妹妹们看。"幼儿是"他们自身生活事务的专家",幼儿能够围绕他们自身的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用他们的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多样化理解。

(三)创新幼儿教学观念,实现自然教育真谛

自然教育不仅属于教育,背后也包含着相关的价值,要把自然教育理解为自然教材。对于幼儿教育来讲,教材它不是一本书,而整个世界要超出课堂,超出书本,去引导幼儿探索外部的世界,让孩子在天地之间实现健康成长。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个人对环境的尊重、敬畏和关系。虽然自然教育和自然主义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的内在契合点还是统一的。当前阶段有一个自然缺失症的名词,从根本上而言,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原本自然可以陶冶情操,由于脱轨变得狭义。例如大海能够帮人开拓胸怀,这是自然的力量,看到蓝天绿地,心情就会得到舒畅,然而现阶段很多人在城市中已经被改造的自然环境,也无法让他们内心体会到这样的感。从这个意义层面而言,自然对于孩子的启发是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他们进入到自然界后就会发现还有很多属于自己想要探索了解的内容。自然教育可以帮助启迪人生,热爱自然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但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技术化先进,人情愈发冷漠的世界,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真情就显得格外珍贵。

在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局限不要停留在幼儿园内,而是要延伸到整个社会层面。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死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局限在书本当中,大自然也是书。让孩子先阅读大自然这本活教材,才能帮助孩子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来进行教育课程,这是活教育思想的很重要部分。教师要抓住两个核心概念,那就是回归生活,回到儿童,要把自然课程当做一个常规的途径,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去发现探。自然教育活动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制定相关的方案,围绕着人、物和环境整个层面考虑,通过构建相关的活动场地,明确安排在对幼儿做好自我教育,同孩子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家长进入到幼儿园,和孩子们共同参与相关的活动,共同体验自然的美好。家长在过去都会把幼儿园所设置的活动当作一种任务,但当他们亲身的体验自然教育之后,会有极大的收获。会和孩子一同成长,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愿意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去尊重、保护每一个小生命。老师们需要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认知规律、个体差异,从儿童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创设相关的自然课程时,可以通过野营活动。让孩子在周末野餐时去探究、发现、协商、制定可持续方案。

四、结语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将自然资源应用其中,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索活动质量,促进幼儿深度探究。在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幼儿认知,融入自然资源。同时,还需要不断丰富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发〔2010〕41号.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S].北京:中国教育部,2012.10.

[2]陆颜宁.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激发幼儿的创造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2(5):106.

[3]李霞.幼儿园实施《新纲要》转变观念是关键:让幼儿走进大自然[J].才智,2019(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