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赵亚楠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山水小学  0100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贯彻深度教学理念,不断地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对于小学生语言的积累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的基础。阅读是一个长期坚持向内输送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掌舵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1.1缺乏精准的教学目标

新理念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汲取更丰富的文学知识,陶冶性格和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但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准确方向,师本位观念根深蒂固,过于注重遣词造句、阅读效率和写作成果,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

1.2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都注重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要点,确保学生产生愉悦的阅读体验。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点在于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根据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以自身为中心,单纯地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知识讲授,学生阅读的水平只局限于了解新字词、理解故事情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无法让学生获知文章的内核及思想感情,整体阅读质量不高,与新理念下的教学目标相悖。

1.3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通过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使原本趣味十足的阅读变得乏味枯燥,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有效调动,阅读热情荡然无存,甚至还会形成抵触、逆反的心理,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无法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一直处于浅层的思考状态,不能深入文本的内核展开剖析,思维的范畴较为狭隘,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知识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理应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良好的自主学习体验。因此,除了讲授知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亲身实践。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都是把自身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以机械化的形式无差别地“播撒”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大部分学习时间被教师占据,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被一再压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导致学生的阅读高度依赖教师,阻碍了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打破常规,转换师生的课堂地位。教师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作为一位引导者,负责为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教师要增强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形成更深入的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并给学生创造出有利于开展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发现和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多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的时间,并让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2.2营造阅读氛围,为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重要基础条件。教师如果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学生耳濡目染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籍和阅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为其推荐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书籍或文章篇目,并说明推荐理由。其次,教师可以成立专门的课后阅读小组,要求学生互相分享、交流阅读心得,并向小组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名家名篇或书目,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活力。学生利用课上、课后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探讨,营造了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和探究,不再依赖教师。站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上,教师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预留了充足的阅读时间,进而为阅读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3多媒体辅助授课,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上蕴含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搜索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借助动态化的影像资料,充分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借助电子设备下载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枯燥、死板的知识变得灵动、鲜活,可以弥补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深刻理解文本的弱点,从而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例如,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这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深远、宏大,为此,教师可以搜集那个时期一些英雄、伟人的感人事迹,并展示新中国成立前与成立后的一系列图片,指引学生将图片进行对比,体悟那个时期社会背景后的深厚渊源,深刻领悟这个标题的内涵。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要做什么事才可以为国家、为整个中华民族做贡献。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篇名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健康良性地成长。

2.4利用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可以使其阅读热情更为高涨,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插图等内容展开教学。当借助故事情节展开激趣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文本中的精彩片段为素材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当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在利用书中人物形象进行激趣时,因为文本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学生读起来有亲近感,便会唤起阅读经验,自觉进入故事情境中。另外,插图是低年级段学生阅读的重要辅助资源。图画与文字的良好结合,更易于将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能够图文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2.5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更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阅读内容,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虽然已经认真完成阅读,但是却无法把握阅读内容的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进行研读,以及对段落进行逐段分析等,帮助学生快速提高阅读能力,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得以高效完成。比如在对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抓住每个段落关键句,把握每个段落观点内容的阅读方法,对文章内容展开阅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围绕地球讲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更加清晰掌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一定要对阅读教学具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教学方法以及阅读教学技能上进行不断的提升,给予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引导,让学生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晓云.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2(30):126-128.

[2]王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30):183-185.

[3]张正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2(2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