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和困境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和困境的思考

桑天佑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7

摘要:教育学硕士是我们重点培养的高层次教育类人才,他们的就业质量,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因为近些年外界环境变化较快,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加强重视,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故本文主要思考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念与困境,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推动学生更好的就业。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困境;思考

引言:

近些年,我国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人数数量剧增,致使岗位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结合他们就业问题的本质,究其根本是学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这也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相关人员应深入思考,客观了解此类研究生的思想认知,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为我国发展做出贡献。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与困境

(一)就业观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简单来讲是教育专业类的研究生,在就业期间对教育岗位看法与思考。这里面涵盖了硕士研究生的价值与内心期望,结合现有的资料,就业观大致包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就业目的、就业态度、就业价值[1]。就业目的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追求,贯穿着他们寻找教育岗位的全过程;就业态度则是该类研究生在实际就业中出现的一种心理倾向,像他们就业岗位环境、薪资待遇、晋升机制的态度等;就业价值则是研究生对自身岗位就业实践的社会作用,是人们对岗位的一种价值判断。

(二)困境

联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工作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社会的阅历偏少,对外界就业环境缺乏客观的判断。这导致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着较多的困境。首先,多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进入到基层教学岗位。像部分研究生认为自身在大学过后,又经历了三年的付出,认为自身的工作素养、工作能力等,普遍高出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对自身的定位较高。他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对单位的性质比较挑剔,而且渴望得到一份高薪工作[2]。其次,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多数学生对公务员、事业编的心理倾向更高,面对普通的教育岗位,常保持一种忽视的态度。而且多数研究生在家长、周围同学的影响下,对自身的能力产生错误评估,致使就业岗位与自身出现了不太相符的现象。最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意识较强,面对实际工作活动,经常出现违约现象,导致企业招聘意愿低下。这些是常见的困境,相关人员应综合分析,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观教育与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外界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就业难是现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多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无论是因为哪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一旦实际就业与研究生心中就业观念产生偏差,很容易让他们出现较多的思想问题。所以高校在教学期间,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除了专业的知识教育以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能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

此外,就业观融入到日常教学期间,还能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促使他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从而朝着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为达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可以根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当前的就业理念,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养他们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3]。鼓励学生不怕困难、不畏艰苦,正确讲解教育类硕士研究生进入基层展开教育事业的价值意义,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认知,为研究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主体

在解决研究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时,高校要转变之前的教育形式,应丰富教学内容,认识到就业观教育的长期性。积极打破以往毕业生开展就业教育的困境,根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将就业教育贯彻在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保证就业教育活动系统化、高效化。同时,高校可以多维度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按照专业的特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新设计教育课程,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共同进行,让硕士研究生对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高校还能根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不同阶段,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就业观规范教育,弥补之前就业观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三)强调就业指导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指导相比,综合性与实用性更强。所以高校为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可以选择多种就业指导方式,提高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可以要求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对学生对普及一些先进的行业就业政策,让学生对未来的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产生一定的认知。这有助于他们科学判断自身的定位,从而选择合适的岗位[4]。同时,高校能组织专家、学者座谈会,让他们根据近些年教育学岗位的就业情况,与硕士研究生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全方面解答学生的就业疑惑,开辟就业指导教育新途径。另外,高校也需让教师在专业教学期间,适当渗入就业教育内容,对学生讲述现在教育类岗位所需的职业标准、职业态度,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高校能凭借自身的优势,联系合作企业,对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同一线教育岗位人员相互沟通,切实认识到现代教育环境的人才标准。整个环节,高校还需做好针对性的指导服务,继而完善就业观教育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新时期下,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境,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思路。深入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识,梳理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出系统性的教育计划,从而培养他们端正就业态度。此外,高校还需丰富就业观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提供岗位实践,让硕士研究生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这些教育举措,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水平,促使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丹,何云峰.高等教育学专业跨考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探究[J].高教论坛,2022,(08):94-99.

[2]董新良,张俊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求学动机的质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未来与发展,2022,46(02):78-83.

[3]贺永平.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转型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3):50-53.

[4]杨雪,乔桂娟.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J].大庆社会科学,2019,(03):127-129.

作者简介:桑天佑,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1月,民族:汉族,籍贯:安徽省阜阳市,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