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化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借力信息化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措施

郭海军

济宁市任城区电化教育中心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力信息化教学既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初中学生的可塑性极高,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得到真正凸显。本文将围绕七年级下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阐述借力信息化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一、情境导入、质疑激趣,培养学生兴趣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标准》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里面提到: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性思维发展不成熟,平时关注法律新闻的热度也不高,所以借力信息化教学的展示功能,播放视频“青春不能错位”,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然而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已经凋零。由于自我要求过低,家庭、学校、社会等保护没有及时跟进,使得他们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是,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还有具体的措施。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锻炼学生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工具性,对引领学生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受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形成正确的认知,除了自主学习以外,还需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借力信息化教学的展示功能,出示文字资料:2022青少年上网安全数据分析显示: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警惕性低,不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同时网络欺诈又具有极高的迷惑性,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上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

想一想:为什么未成年人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取中心发言人)

播放视频:“战火儿童节”俄乌冲突儿童受害极大

俄乌冲突,战火弥漫,243名儿童因俄乌战争死亡,逾17000乌克兰儿童需要收养。这些数字的背后,还有他们的父母,不仅这些孩子受到了伤害,战争中的儿童都是受害者,心理上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害,他们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学生看得泪流满面,这种记忆终生难忘,这种效果语言无法企及,只有借力信息化教学的展示功能才能实现,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学生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产生智慧的火花,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交流和讨论中更好地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

三、走进生活、拓展体验,提升学生意识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借力信息化教学的展示功能,播放视频“迷途知返”。通过别人的故事警醒自己的人生。

18秒停一下:小卓为什么会感到孤独?1分12秒停一下:小卓是未成年人,能出入娱乐场所吗?能应聘网管吗?2分20秒停一下:小卓被带走了,很让人心疼,好在事情又发生了转机。思考:小卓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小卓误入歧途和家庭保护有没有关系?小卓误入歧途,除自身和家庭原因外,还可能有哪些因素? “检察机关对小卓不予逮捕”体现了哪种特殊保护? 只有借力信息化教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让学生对下面的内容充满期待,想知道小卓的变化,只能耐心倾听,专注思考,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归纳总结、达标检测,增强学生能力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彻底消化吸收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借力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进行课堂延伸,帮助学生彻底消化本课堂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借力信息化教学的展示功能,出示文字资料:“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要通过支持社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干预、帮扶等机制,坚决打击侵害留守儿童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思考:“留守儿童”问题为什么备受社会关注?为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请向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学无止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把课本讲透,还要把学生带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本节课借力信息化教学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借力信息化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借力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遇到的问题,更能为学生展示全新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环境,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坚实的基础,直至最终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鹤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

[2]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