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品味越剧文化魅力——越剧文化融入大班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戏”品味越剧文化魅力——越剧文化融入大班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

葛晓敏

浙江绍兴上虞鹤琴幼儿园

【摘要】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剧种,绍兴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因此我们绍兴更是有“戏曲之乡”的美称。在这块文化沃土上,产生了越剧、绍剧、莲花落等曲艺。学习绍兴方言,感受语言魅力,了解绍兴戏曲,首先是要了解、学习、感受那些经典的桥段和特色方言,让孩子们能开始慢慢爱上这些传统的艺术。在教学中,我们从欣赏、演唱、表演、创作等方式,让幼儿深入感受越剧文化的魅力。为自己国家拥有这样精美绝伦的传统艺术而感到自豪。

【关键词】越剧 文化 学习 创作

一、越剧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价值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们也循着这一契机,让戏曲进校园,进班级,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二)增强幼儿归属感

越剧作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收录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幼儿对于越剧的了解与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其艺术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是幼儿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三)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

越剧其独特的唱腔、服饰、动作等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奇体验,幼儿接触、欣赏越剧有利于其感受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幼儿学唱越剧经典曲目、制作越剧服饰、创设越剧馆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幼儿对于艺术的表现与创造能力。

二、越剧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沉浸式体验,做越剧文化的感知者
“沉浸”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浸渍在水中。多比喻潜心于某种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及思想活动中。如何做到沉浸式体验?虽然沉浸式体验强调体验者自身投入其中,但是同样也强调环境、情景的作用,良好的氛围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感受越剧,为了让幼儿拥有更好地体验,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访

——访名家

非遗活动进校园,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在一颦一笑、移步拂袖间,同学们痴迷其间。就这样越剧的风吹到了孩子们身边,越剧的韵带着孩子们起舞。孩子们跃跃欲试,模仿越剧基础的手势、动作、步法等,虽然模仿的身姿稍显稚嫩,但热爱越剧的嫩芽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根植。

——访剧馆

趁着孩子们对越剧的浓厚兴趣,我们走进了曹娥江的越剧大师工作室,有的孩子更是自发地去到了越剧发源地——嵊州。通过走访、参观,孩子们了解了越剧发展史,知道了越剧是如何从落地唱书到现在的女子越剧的。

2.赏

——赏视频

一日生活皆教育,利用餐前、放学前的时间,让孩子欣赏一些越剧的经典桥段,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加深孩子们对于越剧的了解。

3.阅

——阅书籍

自主阅读戏曲书籍,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越剧的文化魅力,在阅读中了解越剧发展历史,各种剧目的来源,各种角色的诞生,各种服饰的创作等,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生动化表演,做越剧文化的演绎者
1.故事化引入

从故事入手,通过故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含义。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梁祝》中祝英台女扮男装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我们就选取了《草桥结拜》这一折。通过对这一段故事情节的具体分析,孩子们感受到祝英台想去求学的渴望,以及其聪明、伶俐的优秀品质,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欣赏与之对应的越剧表演,有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与感受。

2.探究式学唱

越剧在发音吐字方面非常注重咬字,要求演唱者字正腔圆,绝对不能把字唱“倒了”。同时,越剧还有一些方言化的语词,在演唱方式上与儿歌有很大差别,对于演唱节凑上有一定的难度。

1:《我家有个小九妹》中第一句唱词:我—喔,有个—羽勾,小九妹—肖鞠眉,逐字逐句的和幼儿学习。

例2:《我家有个小九妹》中换气停顿处标记了出来。

我家/有个/小九妹,

分割

聪明/伶俐Ⅴ人钦佩。

换气

描龙o绣凤o称能手

休止

琴棋/书画Ⅴ件件会

同时,教师根据幼儿标注利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及手势帮助幼儿完成演唱。通过这一唱段的学习,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越剧的不易,一个简短的唱段都有那么多的复杂变化、细节讲究。可想而知越剧表演并非一件易事,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3.直观化感受
视频欣赏对孩子的冲击有一定的限制,教师的亲身示范是更为直观的感受,细微的表情变化,手势、动作等能够通过教师直接传递给孩子。

(三)多样性延展,做越剧文化的传播者

1.创编越剧曲段

在孩子们学习《桑园访妻》时其平缓的曲调,工整的语句给了孩子们创编的灵感,于是孩子们结合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对乐曲进行了改编:将乐曲中的“第一碗到第六碗”改编为“幼儿园的第一点到第六点...涵盖了室内到室外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场地,作为教师,都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的创作能力。

2.打造幼儿越剧馆
孩子们提出要在幼儿园打造属于自己的越剧馆,那越剧馆打造在哪里?可以怎样打造?孩子们走遍了幼儿园的各个地方,确定我们越剧馆的馆址。然后再经过交流讨论,孩子们将越剧馆分为了展示区、体验区和表演区三大板块进行打造。

3.制作越剧文创品

经过讨论,孩子们选择了戏曲服饰上漂亮的刺绣以及戏曲头的配饰作为幼儿越剧馆的文创产品,此外还制作了戏曲连环画。于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4组,一组负责越剧馆的继续打造,一组负责绣花,一组负责配饰,一组创作连环画。

(四)深层次感悟,做越剧文化的认同者

《指南》中明确提出3-6岁幼儿应该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而文化认同是个体产生文化归属感和“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即使是幼儿,亦可能理解自己的族群及文化身份。但由于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幼儿的文化认同存在着困难与挑战,如何帮助幼儿进行初步的文化启蒙,增强幼儿的认同感?我们做了如下两点:
1.扎根本土,在熟悉中激发幼儿兴趣
越剧起源于浙江,在上虞,同样也随处可见越剧的影子,远近闻名的上虞越剧团脍炙人口的越剧作品《孝女曹娥》、《祝家庄里的年轻人》,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文化熏陶。
2.以做促学,在行动中感悟文化内涵
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做中学、做中悟,孩子们在学唱越剧曲调、模仿动作时,能够在枯燥的过程中做到坚持不懈,从中感悟越剧名家们代代相传的不易,这便是越剧文化的一大精神。

三、越剧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成效

(一)倾听幼儿的文化理解,坚持幼儿视角的文化弘扬

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指出:“幼儿视角”,可以简单地把它描述为以幼儿的视线水平去观察和理解外部世界,并依此推测幼儿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儿童视角强调在教育中凸显儿童的主体性地位,采用能发挥儿童优势的方法,使儿童参与研究,使儿童表达自己对其生活世界的体验、认知和理解。

(二)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品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优良素质的集中体现,主要涵盖三大维度,一是处理自身内在矛盾时的品质(如自我挑战、自我调节),二是自己与他人关系处理中的品质(如合作、沟通),三是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品质(如集体荣誉感),在幼儿越剧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这三方面的品质均有所发展,孩子们在学唱越剧的过程中敢于自我挑战,在小组活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在构建越剧馆中体会集体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教学、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学习中发展社会性品质。

参考文献:

六一艺术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儿童戏剧表演.一级教程》

张庚、郭汉城.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戏曲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