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王平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中心学校  山西 运城  044100

摘要: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情境,学生会感到好奇,并意识到需要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本文分析了“问题驱动”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从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学生参与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在“问题驱动”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要点。从引导、培养数学思维、组织合作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在“问题驱动”下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驱动;小学数学教学;学习能力;教学要点;教学策略

0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常常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本论文旨在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的要点和策略,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1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点

1.1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适应他们的学习水平。问题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动手实践、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1.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教学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和组织问题,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如归纳、推理、类比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数学好奇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1.4 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如数学游戏、智力拓展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性材料、引导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需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1]。在教授分数乘法这个数学概念时,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都要做一份30分钟的练习题,如果他每天完成的练习题有2/3是关于分数乘法的,那么他每天花在分数乘法题上的时间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确定问题的关键信息和解决思路,例如,教师可以问:“我们需要知道的关键信息是什么?我们可以如何计算?”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的形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确问题的解决思路。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辅助性材料,如乘法表、分数转化为小数的规则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计算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分数乘法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小明每天练习30分钟,那么他一周花在分数乘法题上的总时间又是多少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教师应给予学生反馈,对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解决步骤、答案的准确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指出他们解决问题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困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2 培养数学思维的技巧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解题方法的展示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技巧解决问题[2]。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比较和归纳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观察与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入观察与测量的概念后,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案例来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技巧解决问题。教师在家里找到了一把不规则形状的木板,想知道这块木板的面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这块木板的形状,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其划分为更简单的几何图形。学生们经过观察发现,这块木板可以分为两个长方形。随后,教师以一个长方形为例,展示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比较的活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我们将这块木板划分为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学生们开始思考,并且进行了实际测量。他们测量了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并计算了它们的面积。最后,他们发现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确实相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把这块木板划分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还会相等吗?通过讨论和实际测量,学生们得出结论:无论将这块木板划分为多少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2.3 组织合作学习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3]。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交流思想、讨论解决方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合作精神。

3 结语

“问题驱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的提升。本论文探究了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要点和策略,并总结了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希望本论文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并促进“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茜茜.“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理教育,2019(5):24-26.

[2]张伟.“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8(6)72-75.

[3]王明明,李晓华.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点与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