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化术前访视在学龄期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童趣化术前访视在学龄期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阮宏莲

常州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童趣化术前访视在学龄期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全麻手术的学龄期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则采用童趣化术前访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合作程度及术前焦虑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合作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童趣化术前访视应用于全麻手术患儿的术前访视中,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程度,增加患儿对麻醉和手术的配合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童趣化术前访视;患儿;术前访视;焦虑

手术和麻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历,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心理及生理上的应激,可引起术后多种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学龄前是儿童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对新鲜事物极为好奇。然而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心理状态随治疗变化迅速,对照顾者依赖强烈,极易产生分离焦虑。因此,手术对学龄前患儿可造成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仅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造成患儿心理创伤,导致患儿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及心理异常[1]。国际护士协会提出: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童趣化术前访视是根据患儿天性喜欢游戏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特点,从促进患儿健康、认知发展的角度所设计的与医疗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有助于提高患儿对手术的配合度,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降低不良应激[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全麻手术的学龄期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8±1.1)岁;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1±1.2)岁。纳入标准为:(1)择期接受全身麻醉手术;(2)能配合研究;(3)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为:(1)急诊手术者;(2)无法配合研究者;(3)中途退出者。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则采用童趣化术前访视。(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由负责该患儿手术的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前访视,通过翻阅病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年龄、体重、疾病诊断,既往史、过敏史等,同时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拟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有无特殊手术要求,术中是否需准备特殊药品、器械等;与病区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患儿近期的治疗情况、饮食情况、情绪等。与病区护士共同进入病室内,用温和、耐心的态度进行自我介绍,如“我是明天负责你手术的姐姐/阿姨,我们先认识一下吧”,以解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术室图片来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从而使患儿了解进入手术室后的流程,缓解其对陌生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2)治疗性游戏:手术室护士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血压计、不带针的针筒等与患儿进行治疗性游戏。可由护士或家长扮演患者,患儿扮演医生或护士,教患儿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或使用针筒为“病人”打针等,满足患儿当小医生、小护士的要求,在欢乐的氛围中拉近患儿与护士之间的距离,缓解其对医疗器械及手术的恐惧感。同时,护士应向患儿及其家长宣教术前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的时间,如何正确穿手术衣,进入手术间后应怎样正确配合医生和护士等。并进行问答,就术前相关注意事项提出问题,由患儿回答,如其回答正确可给予糖果、贴纸等作为奖励;如患儿回答错误,应纠正其错误并重新宣教,以确保患儿完全理解并正确执行。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合作程度及术前焦虑程度。

1.3.1 诱导期合作程度: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该量表包括11项内容,患儿如在某项中出现负面行为则计1分,无负面行为则计0分,评分越高,则说明患儿配合度越差。

1.3.2 术前焦虑:采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3],该量表包括分离焦虑、社交恐惧、恐慌障碍、躯体伤害恐惧、广泛性焦虑及强迫冲动障碍共6个维度、44个项目,得分越高,则说明焦虑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及术前焦虑程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合作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及术前焦虑程度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诱导期合作程度(分)

术前焦虑程度(分)

观察组

32

2.55±1.14

43.12±2.82

对照组

32

7.71±1.48

75.74±2.12

P

<0.05

<0.05

3、讨论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治疗性沟通。学龄前患儿受其发育限制,理解能力有限,常规的术前宣教和语言沟通难以使患儿完全理解并引起共鸣。将游戏融入术前访视中,使患儿有机会接触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医疗器械,会使其觉得住院和手术也是很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宣教资料的应用,可帮助患儿直观地认识手术室、手术器械及手术过程,以缓解其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在访视期间,通过与患儿的沟通交流,对其进行一定的情商训练,提高了患儿对手术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能够较为坦然地接受手术。

综上所述,本文将童趣化术前访视在学龄期全麻手术患儿中,有效缓解了患儿术前焦虑程度,提高了患儿对麻醉和手术的配合度,对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了患儿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婷.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3):158-160

[2]蒋玉娜,纪会娟.儿童情商训练在3~6岁患儿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7):108-109

[3]赵金霞,邢晓沛,王梅芳.《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在中国大陆儿童青少年中的测量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年

[4]吴慧芳.CICARE沟通模式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