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生本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林小芳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当前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不突出,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成效。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人性化特点,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解放学生的天性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点与核心。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积极贯彻生本教育的理论,以学生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展开教学设计,优化课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成效。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为核心,突出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过程,以教师的讲课节奏控制整个课堂节奏。而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模式中,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节奏等基本没有选择权。在此过程中,“教课”的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课堂的时间分布中,讲述的时间占比也是最大的。而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中,将完全转变这一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重传授”转变为“重学习”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学生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提升,更加强调学习层面的收获。在这个强调学习过程的模式中,教师的重点不是讲解知识的本身,而是全面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自主性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实现能力提升的一种素材,学生所学的“知识”将从“字词句”本身转变成“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积极开展课前准备、课中讨论、积极发言、质疑探究的自主式学习,掌握整个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学会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将更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将“学会学习”的本领转化成一种稳定的技能存储于学生的潜能中,能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的教学中,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仍旧比较传统,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缺乏新颖性,仍旧以教师讲授、学生简单操作为主要模式,忽视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问题着手,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等。离开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并不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给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实际价值,走出课堂即走出学习,没有让这门课程的学习真正对其能力的提升发挥更大的实效。从这一层面来说,无法更好地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有趣的课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产生自主性行为就需要激发内驱力,兴趣是激发内驱力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逐步增强主人翁意识,持续萌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在反复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探究的喜悦,获得正向的情感,从而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有兴趣、有信心、有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展问题探究,进而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此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要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较多,可充分结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到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以此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性教学,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看动画片段等,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唤醒内在的情感。例如,在图片处理课程教学中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整个课堂打造成“换装秀”的游戏,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技术将自己的照片处理成不同的风格,包括图片的尺寸、形状、颜色变化等,在趣味性十足的游戏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二)设置有用的课程探究主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中融入生本教育的理论,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能够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更有聚焦性,让学生围绕既定的探究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在相应的指导下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不断增强探究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指导、交流的过程,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抛开手把手教、反复讲解的过程,优化教学策略,放手尝试,给予学生关键点的提示,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学习过程的主人,能够通过自主思考的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将成为潜能的开发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将课堂变成自己的主场,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中,通过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层次性的学习。例如,在制定表格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设置教学任务“我的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讨论表格的模块,根据所学科目设置成绩汇总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体现不同的科目,同时针对成绩情况等不同类别列出不同的标注,以达到对表格操作技能的巩固,包括表格的增加、删减、字体调整等,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通过其他创意将表格变得更美观。例如,在表头增加个人照片,在结尾融入自我评价等模块,让整个表格更完整、更新颖。

(三)积极开展合作讨论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

“墙中洞”是一个在信息技术领域非常知名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证明了学生能够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学会电脑的相应操作,而且学习的成果惊人,能够独立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以及浏览器的基本使用,还能学会玩各类游戏。这一理论能够应用于教育教学策略中,依靠学生自主探索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实现自主学习。为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组建游戏联盟,让学生以联盟游戏的形式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小组之间的协作和共同成长。为此,可以将班级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小组,在相应的课程任务中充分发挥众人智慧和集体力量,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可以组建“穿越迷宫”的游戏联盟,让学生自发组织参与游戏的过程,在探索分享的过程中一起设计游戏,在游戏玩耍中不断改善游戏,通过这一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应用信息知识的兴趣,持续提高深度探究的能力,并形成协作意识,促进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生本教育的理念,能够不断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围绕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基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助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积极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怀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1(51):48.

[2]董武明.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48):168.

[3]曾琦,李月,张春莉.“生本教育”的理念解析与实施建议[J].中国教师,202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