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互多媒体环境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3

浅谈交互多媒体环境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吴丹

常州市武进区新城阳光幼儿园

课题名称: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发与研究

【摘要】:3-6岁的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发,因此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而数学知识普遍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很难让幼儿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新媒体新技术进入幼儿园数学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具备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借助新技术能够创设生动的情境,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技术教学环境  灵活多变  幼儿园数学活动

现代教育以培养“完整人格”为新目标,以“生活化和整合性”为新内容,以“灵活多变”为新组织形式,并提出了打造“活力课堂”的口号,致力于让课堂回归生态教育,让幼儿在灵活、开放、多元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认知经验,提高学科素养。新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激活”了学习兴趣、“盘活”了数学课堂、“用活”了数学经验。我们尝试在新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中,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主动学习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一、优势体现:在交互式体验中“激活”学习兴趣

1.调动多元感官,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过程。由于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因此他们需要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借助新技术课堂中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图像、丰富生动的情境,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幼儿的多元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指对听觉、视觉、感觉、运动、语言等各个感官进行刺激,有效调动视、听、味、嗅、触觉体验。而利用新技术中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带领幼儿进入多感官式的体验。例如希沃白板中的音效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库,里面包含了火车汽笛声、闹钟、风铃、闪电等常见的生活中的声音,多媒体资源库可以随时调出云端视频或图片,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性化上传,触发幼儿听觉和视觉的体验;在移动设备中有很多的APP游戏,设置了录音闯关的环节,需要幼儿说出正确口令才能顺利通过,在调动幼儿语言感官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运动类的新技术工具有很多,例如跳舞毯、体感机、计数手环等等。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数学经验。

2.巧妙设置游戏,触发幼儿兴趣。

数学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通常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来简化抽象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随着教师们对新技术的熟练运用,穿插幼儿编程、体感机、i信平台、幼儿平板、APP软件等功能,设置生活化的趣味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教师讲解、幼儿听讲的静态过程变成教师端大板与幼儿端平板的动态互动。让幼儿在直接操作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更清晰的认知,培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

以大班数学活动《城堡奇遇记》为例,小动物们在闯关游戏“怎么住——分一分——摘玫瑰——国王关”四关平板游戏中,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合起来”和“去掉”的过程,让幼儿观察思考,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懂得根据图片列算式和根据数字添图片的方法。幼儿学的轻松、容易,在愉快的闯关游戏中掌握了活动重点,突破了看图列算式的难点内容。

3.链接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实际,选材源于生活。教师可在生活的情境中,强化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在形象思维伴随下,培养幼儿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白板课件教师可将许多幼儿生活、活动场面再现,将不便实地观察的生活景物、有趣的动画画面,如“国王的城堡”“丰收的农场”“海底大世界”“喂食动物”“地下迷宫”在课堂上演示。幼儿看到具体的生活画面,产生代入感和兴趣。利用移动设备,联系实际生活,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幼儿又从中受到启发,学到知识。

二、探究发现:在个性化操作中“盘活”数学课堂

移动设备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指导、核对,有利于幼儿学习、互动。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利用移动设备,结合app游戏和课堂操作单、结合个人学习和师幼互传等措施,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辅助作用,为幼儿园数学教学带来积极作用。

1.白板软件,让课堂更简便。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备课时需要教师花很多的时间在教具制作上,每次使用后还会造成一定的损耗,且功能性也比较单一,一物一课用;教学时一般采用语言表达、图片辅助的手段,但往往达不到教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希沃白板给教学提供了更稳定的平台,让备课变得更为简便。其备课系统兼容了美图秀秀、蒙层、思维导图、PPT等软件的功能,为老师的课件制作节约了时间,它自带的动画效果在授课时更加直观、生动;

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可以在白板上进行随意的拖动,删除,添加外,还可以进行动画演示、思维导图等等,教师可以不必过多的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就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的示范出来。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幼儿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2.体感功能,让课堂更活跃。

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幼儿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探索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去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伴随整个学习过程。

由电子游戏软件中引出的“体感功能”,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笔生动的色彩。如在《10的分合》的课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体感游戏“打保龄球”,游戏设置一共10个保龄球,幼儿利用体感笔挥动手臂,击倒保龄球瓶,然后幼儿在游戏中就会主动总结倒了几个保龄球瓶,还立着几个保龄球瓶,自然而然地得出了10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又简单。

3.投屏互动,让课堂更有效。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在《挑战迷宫》的课例中,教学重点是了解迷宫的通道、岔路的建设方法。整节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探索操作为主,让幼儿在自主尝试和操作中总结建设的方法,那怎样呈现幼儿操作的过程,以及评价幼儿的作品就尤为关键。这时“投屏”功能,就可以实现边操作,边展示。而且还可以回放幼儿的操作过程,幼儿可以借助视频进行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教师也可以对照图片进行评价。

三、巧妙运用:在资源交互中“用活”数学经验

数学是门严谨、枯燥的学科。利用丰富的资源,例如趣味绘本,APP游戏,幼儿编程等融入新技术课堂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让幼儿在生活化的、多感知的、交互式的情境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获取数学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需服务于生活,我们也要善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绘本导入,创设趣味情境。

幼儿是否感兴趣是检验教学内容的必要标准。在一次师生共读绘本《抓住贪吃贼》后,小朋友都沉浸在不断推理寻找嫌疑人的情境中,有的孩子听明白了十分激动兴奋,获得了满满的自豪感;有的孩子还在认真思考,反复对比各条线索,努力寻找答案;有的孩子还围着老师,想要再听一遍……

结合绘本:由于孩子们对这本绘本的喜爱,我依托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希沃白板软件,设计了一个新技术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创设了“抓贪吃贼”的游戏情境,邀请幼儿来做小侦探,引导幼儿在比较、分类、排除故事线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借助智慧课堂互动系统和平板游戏的有机结合,在操作合作中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

经验运用:通过获得的“分类、比较、排除”等数学经验,在日常的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能够快速地将木质、塑料、水晶积木分类整理,并根据收纳筐的大小,排除掉长度不合适的积木,分别装进尺寸正确的收纳筐内。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的好品质。

2.编程软件,引导自主探索。

Scratch少儿编程软件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助力编程与数学知识彼此协同发展。通过搭建程序模块,让程序有序执行解决特定问题,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创新和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编程:以大班数学《送包裹》为例,本次活动源于大班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少儿编程软件,创设了“送包裹”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方位标记的意义,学习设计路线、搭建程序模块。将理性的数学思维与生动的编程游戏紧密融合。鼓励孩子用独立操作、合作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空间关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验运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用到空间方位和制定路线的事例。例如帮助妈妈取快递的时候,可以从哪几条路走过去?走哪条路最近?快递在快递柜的哪一格,是什么方位?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幼儿可以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和满足感。

3.APP游戏,优化个性学习。

益智类的APP游戏,由于其生动的游戏画面,有趣的动画效果,巧妙的知识融合,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内容、构建知识。

结合APP:例如在大班智游《玩转迷宫》中,在认识迷宫的环节,我借助了APP软件“宝宝巴士”中的迷宫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迷宫的起点和终点,在游戏操作中引导幼儿了解迷宫通道和岔路的建构方法。合理利用APP益智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挖掘幼儿需求,提升学习效果和品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经验运用:感知迷宫的起点与终点,尝试迷宫通道的建设,这些空间思维能力的初步锻炼,有着一定的生活价值。波兰教授贝纳兹说:“空间思维是一个控制杆,它能够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事物的了解更深刻、具有更深的洞察力。”在幼儿园常见的空间思维运用常常发生在建构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运用平铺、架空、围合等方式进行物体的搭建,并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找最稳固的方法,同时也不断提升对立体形状和空间架构的感知能力。

总而言之,将新技术运用到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是要不忘教学“初心”,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学习,多思考,多摸索。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思维特点,激活幼儿的已有经验,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与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