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治课堂,深化思维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聚焦政治课堂,深化思维品质

何 芬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摘要:思维品质的提升是促进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竞争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中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聚焦政治课堂,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具体来说,可以借用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巧用典例教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善用命题教学,涵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妙用思辨教学,让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总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要形成的关键能力有许多,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能力。

当前我们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探究的倾向,学生思维长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课堂发言时常常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没有思维的逻辑性;作业或者考试中主观题的答题常常犯思维单一的错误,缺乏思维的系统性;生活或学习中看问题的角度往往片面化,缺乏辩证思维的习惯;在遇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时,也常常思维僵化,未树立创新思维的意识等。所以当前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很有必要。

一、借用大单元教学,培养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指的是对于一件事物在思维层面方面开展系统化的认知与思考,最后再系统化的整理问题,通过分开整理再解析的过程,最终得出清晰明了的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完成对问题的知识架构总结。系统思维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找出关键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会感到枯燥,相反还会在自我整理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更系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调动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新课程强调“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的教学。大单元教学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大单元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分析、整体设计。所以我们借用大单元教学,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例如,在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的内容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1版)》的教学建议,课时安排为每课分别2课时再加上综合探究1课时共计7课时。很多老师在上这一单元新课时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这7课时依次进行的。但是我们可以参照大单元教学的方式,重新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变为6课时,具体呈现如下设计:

议题

课时安排

核心内容

逻辑内容

总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子议题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1课时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

历史逻辑

子议题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2、3课时

性质、初心和使命、立场、宗旨、执政理念、地位、指导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等

理论逻辑

子议题三: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4、5课时

指导思想、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领导的要求、从严治党、执政方式等

实践逻辑


第6课时

单元小结与综合探究

三个逻辑统一

从上面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体上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用一个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统领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打破了原先课框目的局限,知识内容更系统化清晰化了,并遵循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通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

二、巧用典例教学,提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者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我们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题目都会运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下面就介绍几个比较常见的逻辑思维形式与方法。

“概念”是理论体系的单元或细胞,政治教材中有许多专业概念,我们要精准掌握它们,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比如在法律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区分以下概念:(1)名誉权与荣誉权;(2)补偿与赔偿;(3)抵押权与质押权;(4)要约与要约邀请;(5)承诺与新要约;(6)过错推定侵权责任与无过错侵权责任;(7)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8)劳动争议仲裁与商事仲裁;(9)两审终审制与二审终审制等等。以上这些内容既涉及了“概念”的思维形式,也涉及了“比较”的思维方法。

“推理”思维在政治的主观题中运用较多。我们以下面这题为例:

【典例】(2023.11浙江金华十校高三联考卷)小齐发明的智能插座技术含量高,2021年成功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后小齐与A电器公司签订合同,把专利转让给 A公司,A公司付给小齐专利转让费100 万元。20231月,A电器公司发现由万某生产的插座也在使用该项技术,这些插座已经在市场上销售。A电器公司指出万某的行为构成侵权,但万某辩称该项技术是自己独立发明的,不构成侵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万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请说明理由。(4分)

对于这一小题我们可以采用逻辑学中“三段论”演绎推理形式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构成侵权。(1分)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发明人取得专利权,是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换取国家在限定时间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其他人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否则构成侵权。(大前提)1分)在保护期内万某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发明,但实施了该发明并在市场上销售了。(小前提)1分)因此,万某的行为构成了侵权。(结论)1分)

通过三段论演绎推理形式来组织以上的法律参考答案,使得答案的组织更具有逻辑严密性,也由此提升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三、善用命题教学,涵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过时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突破既有经验的局限,打破常规,在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寻找超越的思想活动方法。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创新思维。他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思维在思想政治学科关键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超前思维等。

在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善用命题教学,涵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给出一些时政热点材料,试着让学生来命题、说题、评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涵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低效讲解的教学方式。

比如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一大热点,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尝试命题。有学生命制了以下试题。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从此前的“发展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一种与时俱进,既是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也是对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现实回应,更是对十八大以来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推进,体现了战略的一致性、延续性。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参考答案】①“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对十八大以来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推进”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3分)②“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分)

还有学生根据上述的素材,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来命题或者命制经济方面的题目。总之,命题的形式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知识范围可大可小,设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通过学生命制试题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涵养了创新思维。

四、妙用思辨教学,掌握辩证思维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的特征是整体性及动态性。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因此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可以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

辩证思维能力是高中政治学科重点培养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哲学新旧课本中以及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课本中都有专门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赘述。在其他模块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求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最为典型的是我们可以运用思辨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2023年6月份的山东政治高考真题试卷中第17题考了评析类题目。它的设问是:“有观点认为,国家应超前开展各类基础设施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解答此类评析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说明观点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第二步,说明观点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第三,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只要我们课堂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评析类题目,讲清答题套路,这样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掌握辩证思维能力。

以上重点介绍了利用四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四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当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华. 学科思维培养的三个着力点[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

【3】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