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王艳丽

河南省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河南郸城 477150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学科知识之外,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初阶段,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其今后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要。基于此,针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行为习惯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已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围绕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甚至世界而展开编排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巨大,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在小学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素质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如随地吐痰、语言粗鲁、不交作业等[1]。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加要体现出这一点才行。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改正.而且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量教材内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优秀品质而展开的,都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1.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个学习榜样,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

在小学生的群体中,互相之间都是存在攀比性的,而攀比性也存在着正面与负面两种,因为很多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往往是负面的攀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都会严令禁止学生之间的攀比。然而,为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更好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正面攀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2]。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每周一星”的活动,由教师作为评判人,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将一周之内最为优秀的学生评价为“每周一星”。教师将荣获“每周一星”头衔学生的名字和照片展示在通知栏上,让全班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入校的学生家长都能够看到,因为每周都会进行更新.所以学生之间的正面攀比性将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融入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小学生的群体中,如果只有个别学生对于学习极为向往的话,是很难影响到全体学生的倾向的,而如果是大量学生向往学习,小部分学生也会被同化,这就是学习气氛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的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孝敬父母”这一学习主题,对学生提出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的要求。当学生做完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为学生营造出孝敬父母的良好气氛。如一位学生帮助父母提东西,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很高兴,因为该学生在看到了父母欣慰的笑容之后,就感觉有无穷的力量。在課堂气氛得到进一步提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

3.为学生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自我约束力不强,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了很多关于良好习惯养成的内容,但学生仍然难以做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制定具体相关的行为准则,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校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在的卫生区保持干净整洁,当教师发现有哪一位学生乱扔垃圾的话,教师对其进行处罚,如罚扫地一周等,对于不按时交作业甚至是不交作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严重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4]。在家庭方面,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赖床的不良习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起床时间进行要求,将最晚起床时间进行设定;另外,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起床之后养成叠被子的良好习惯。因为教师并不能观察到学生在家庭的具体实行情况,所以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完成良好习惯的培养。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也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三、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位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深刻认识到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用心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榜样,通过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学习动力,推动整个学生群体的正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和谐且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放松心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更好地融入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将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为学生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这些准则应具体、明确,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通过不断地强化和提醒,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自信、自律、自强。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少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50(21):102-103.

[2]王和勇,王品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85.

[3]王蕾.好习惯,初养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习惯养成教育[U]教育观察,2018,37(24):76-77.

[4]陈笑容.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U].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1(14):119.

本文系2023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编号:zkjy231020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