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姓名:周波波

单位:铜山区柳泉镇实验小学

单位邮编:221000

摘要: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深化,对我国小学阶段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响应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二零二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推行“双减”政策。在该政策背景下,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对于教学工作需要侧重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后学习任务的分配。本文针对目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为关注有关话题的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教学策略

引言: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熏陶下,由父母的“超前教育”观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使得我国小学课程教学让小学生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的学习环境中,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相背离,为小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埋下潜伏风险。推行“双减”政策旨在改善这一教育现象的加重,减少小学生繁重的学习作业,为小学生打造了统一、平等的整体教学环境。“双减”政策的成功落实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变化,不仅重点体现在作业量方面,更体现在课外学习培训方面。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阶段教学手段的增加,使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参差不齐,教育发展水平不乐观。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为更贴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积极打造极具趣味性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但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双减”政策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造成在落实这一项政策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秉持“双减”教育理念,不够重视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课程教材内容进行照搬讲解,在课后布置繁重的作业任务,督促小学生机械性的学习、复习、巩固。长此以往,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不断下降,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其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多元素互动课堂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新标准,旨在注重课本、教师、学生进行有机结合,让小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针对目前的教学情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采取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使得数学教学进度较为缓慢,不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1]

二、“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政策,政策表明,应当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具体实施计划,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道路的基石,对于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与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注重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双减”政策,通过缩减数学课堂的课后作业量和取消各种校外培训活动,制定完善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案,使小学生恢复学习活力,增强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此外,在该政策理念的推行趋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资源逐步得到有效整合,促使小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积极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让小学生在“双减”背景下更加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把数学带入生活中,使知识得以有效运用,形成数学学习意识。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落实“双减”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为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应当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科学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索。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在教学环节中深度落实“双减”教育理念,积极引入趣味性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2]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认识分数》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为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为小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小红姐姐到商店买橘子,一共买了11个橘子,花了18元,回去后分给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自己,一共五个人,小红姐姐应该怎么分配给这五个人呢?应该怎样列出分数式呢?”要求小学生根据问题内容进行探究并分析,想象自己买橘子,进一步列出相应的分数式,然后教师对小学生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为小学生讲解如何按照问题列出分数式,并让小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无关因素,增强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课后不再进行繁重的作业任务布置。

(二)运用数学知识导入,丰富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课程内容更加明确、复杂、具体,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导入的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并加以不断丰富,引导小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小学生说出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区别,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并进一步通过询问在生活中有哪些实物包含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小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计算等问题,培养小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许多小学生在面对有关问题的时候,都会有各自的看法,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小学生鼓励。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的形状,并将其分割成一块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小学生直观认识到长方形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导入面积概念,在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模型意识,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真正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求,让小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智慧作业减负增效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社会主要发展趋势,科技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发展。在“双减”教育理念的渲染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智慧作业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减负增效[3]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百分数》一课时,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前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收集日常中各类有关百分比的图片和视频,并通过柱状图等形式直观展现百分数的概念知识,缩短小学生由于理解困难而浪费的大量时间,在课后利用智慧作业优化作业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下一次课前利用智慧作业检验预习成果,提升预习实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大环境下,小学生的业余时间增多,学习时间减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秉持“双减”理念的同时,确保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带给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体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应当与“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改的各项要求相结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以及核心思想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洪超.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88-90.

[2]严琦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  2023,(06):70-72.

[3]张海龙.“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吉林教育,  2022,(3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