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关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周敏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在最要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以上情况,为学生创建趣味性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及质量。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当中,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趣味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趣味课堂;核心素养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教育领域积极提倡“科学素养”“科学实践”“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以及“强调科学本质观”的科学教育。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界在“以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科学教育”上达成前所未有的一致[1]。2021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指明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每个公民的科学素质的紧迫性。科学素质是科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而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1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概述

不同学科核心素养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的差异。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全方位体现了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其中,科学观念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强调在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与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科学思维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强调站在科学的视角思考和探究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与相互联系。探究实践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或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强调在实际的探索、猜想、整理、假设、讨论、沟通、总结等活动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知。态度责任指向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包含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健康生活、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关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2.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1)及时检查评价,实现有效监测在学生上交科学活动手册时,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完成率及上交率明显比高年级学生情况好,说明低年级学生对待课堂练习的态度较好。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争取每节课对每个学生的课堂实验记录进行及时检查,如每节课最后留5分钟时间先让学生自己检查或同桌互查,然后再由教师统一收上来批改。第二节课前分发下去,利用几分钟反馈上节课课堂活动手册的完成情况,对知识内容仍有缺漏的学生课后进行个别辅导订正,做到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对于课外安排的探究活动,如种植植物、叶画制作、胡萝卜盆栽制作等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的方法及时跟进,如用微信群、QQ群,让学生及时汇报自己在家探究的情况。这样做,也可以让家长清楚孩子的科学课外作业,并进行监督,有利于学生坚持课外养殖及记录。除了线上展示交流外,教师也要定期安排学生课堂上交流课外探究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课外探究进行指导、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2)保护求知欲望,促进乐学善思喜欢活动是人的天性之一,中小学生尤其如此。教师要想更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天性,关键要把这种冲动和欲望转化为富于理性、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因此,低年级科学教学要基于科学立场,尤其要注意基于儿童的立场来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学生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现象好奇心强,对科学实验兴趣大,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课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想要动手探究的欲望,从实验探究中不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实事求是、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科学精神。

2.2基于认知特点,提高探究效率

(一)充分预设讲解,明确实验要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实验前已经讨论并示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了,可是真正开始实验时,还是会有很多小组操作错误。究其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导致没听全,或者没有真正理解实验做法,从而在动手做的时候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课堂实验效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讲解的语言通俗易懂。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谁轻谁重》这课中,在学生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适合作为标准物来称量不同物体的轻重。但是学生并不理解什么叫作“标准物”,所以教师可以给出三种物体,即乒乓球、弹珠和回形针,让学生选择。通过尝试,学生知道乒乓球太大,多了盘子装不下;弹珠太重,对于比弹珠轻的物体,没办法表示出它的重量;而回形针又小又轻,适合用来称量并表示各种不同物体的重量。因此,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搭建脚手架。(二)运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探究由于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就有大量的分组实验,因此,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做每个实验前都要做到细致指导,让每组学生都能明确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比如,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课前制作微课展示实验步骤,演示后还可以请学生再次复述实验做法等,甚至对于每个小组内组员怎么分工合作都需要课前进行考虑,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及课堂效率。同时,一节课内应控制不多于两个实验环节,放慢实验节奏,耐心指导,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纠错。

2.3评价激励,促进内在动力

一是要强化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提问和追问、观察、检查作业等方式不断评价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提高评价效度。同时,要从小培养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同时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更为合理有效等。二是要重视表现性评价。科学评价的方式应是多样的,低年级学生不适合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进行终结性评价,因此要重视表现性评价,即有组织地搜集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表现,如科学实践作业、科学小制作、实验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水平的进步程度,科学评判其努力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设立班级记录单、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等,还可以设立“星级进阶”等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构建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构建学生纵向评价体系。

结束语

总之,思考是为了促进更好的发展。正是由于在低年级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不同,才一次次地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上好富有吸引力的科学课。而学生课上好奇的眼神和学习的热情,也让教师更加坚定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决心,让学生都能在科学世界里快乐探索,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帝平.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6):81-83.

[2]李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科学单元项目式教学设计:以教科版“船的研究”单元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8):32-36.

[3]张竹林.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学习活动设计思路及模型搭建[J].创新人才教育,2023(4):68-74.

[4]高翔,王莹莹,汪雅凤.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德育目标确立与实现路径[J].福建教育,2023(26):21-25.

[5]李敏.指向科学素养提升的小学科学微课制作策略与实践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3(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