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李彤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小学校  吉林延边  13320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洗礼,是我国文化长河中的一项宝贵财富,而语文正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小学生在开展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加强这部分的教学工作。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提升小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为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方法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语文学科发展及学生的学习进步。但是就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并未真正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这也是由于一些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以前并未了解过这些传统文化,为此不免对其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也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较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性挖掘,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推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传承。

一、优化课程资源,明确教育方向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理念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起步较晚,因此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尚未掌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实践技巧,这一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地解决,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将会难以得到保障。小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这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而言具有先决条件,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依据学科知识特点,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桥梁,进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工作成为小学语文常态化的教育应用。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基于教材内容为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盘古开天地》文章学习,了解古代传统神话故事文学体裁,并基于传统神话故事的可读性,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工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学科思维体系,实现小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增强。

二、注重生活引导,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对现阶段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考察,其实践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便是一些语文教师并未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工作与生活化教育理念相结合,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毫无根基可言,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主学习热情,同时更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与文化意识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促进民族不断向前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暗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当中。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先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医吗?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精髓,大家想知道古代的神医是怎样治病救人的吗?基于生活化教学工作理念,辅助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生活元素的引领,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错误认知,同时更能增强小学生在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从而有效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效果。

三、理论结合实践,增强文化认知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切实增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效果,首先就需要建立学科知识教学及实践教学活动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与发展性,语文教学工作如果缺失这些实践性内容,那么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就会停留在表面,传统文化下的文化自信力及文化认同感均难以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进而严重影响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发展,阻碍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化品质的培养与优化。其次,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社会及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与责任,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提炼和总结传统文化元素,仅仅只能初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浅层认知,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并落实相关的教育实践工作,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势在必行的教育举措。

四、基于信息技术,感知文化内涵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传统文化视频内容,为小学生讲述相应的传统文化故事,以此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传统文化视频资源具有视觉性、情境性、文化性特点,并带有一定的文化叙事功效,而借助场景化的优势,能够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构建,将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呈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赋予传统文化元素全新的精神风貌,从而为小学生重现相应的传统文化情境,使小学生在相应的文化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有效地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使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产生较强的熟悉感。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古代人民对遨游天际的幻想,并引入龙、鲲、鹏等传说中可以飞行的传统神话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源,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小学生群体中更具传播性,以此扩大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影响力。传统文化教学互动性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更为形象,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难以利用简单的文字内容展现传统文化知识核心,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字、图像、肢体动作等方式,使传统文化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简要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肩负着增强学生知识储备、强化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责任,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切实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以此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学习需求,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自身基础文化素养和思维水平。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当中,这不仅契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同时更能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彦芳.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D]. 山东:青岛大学,2019.

[2] 张晓玉.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C]. //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研讨会论文集. 2019:252-258.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文化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GZ2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