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饲养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活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饲养活动

周玉英

上虞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浙江 上虞  312300

摘要:饲养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常见活动,有着独特且多元的教育价值。它顺应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天性,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生长的知识、掌握照养动物的方法、感受自己行为与动物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爱心、责任心,提高服务能力。

关键词:“活教育”;幼儿园;饲养活动

1活教育思想概述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课程论、方法论、教育论。在课程上,以教育实用为主,书本为辅;在教学上,实施户外教学、分组研究、主动学习;在教师角色中,教师要以德以爱感化儿童,而不是以威以畏约束儿童。就目的来看,陈鹤琴认为“活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其中,蕴含着近代中国突出的国族自强意识。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中国教育的唯一特点”[1]。他将教育目的划分为按顺序递进的三层关系。“做人”是“活教育”最底层的目的,第二层是教育目的“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人民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优良品质。“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民族性。最后,陈鹤琴将教育的目的总结为“做现代中国人”。并指出做现代中国人所需要备的条件有健康的身体、建设能力、创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服务精神。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还要求做“世界”,并提出了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的诉求。课程论方面,针对传统教育固执死板的缺点,提出了将大自然、大社会都作为“活教育”的教材,而不再是将书本作为唯一的教育教学资料。陈鹤琴提出我们应抛弃书本万能的错误旧观念,要向大自然与大社会探讨研究。“活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整体教学法”的教学体系将儿童学习的内容有系统的教授给儿童。“这种教学方法传授功课没有时间限制,并将各科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以故事、自然、社会为中心,并以儿童的生活、心理为根据的”。陈鹤琴将“活教育”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五指活动”,主要包括健康活动,其内容有饮食习惯、卫生等;社会活动包括晨会、日常谈话、政治常识等;科学活动包括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研、研究自然等;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手工等;语文活动包括讲故事、唱儿歌、拼音、读法等。

2活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饲养活动

2.1让幼儿成为饲养活动的首要参与者

在幼儿园饲养活动中,幼儿是首要参与者,这个参与不仅指简单的观察、投喂和交朋友,更是需要将幼儿的行动及幼儿的思想纳入到活动中来。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必须根据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究。”在幼儿园饲养活动中,也可通过这样四个步骤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如在某幼儿园养兔子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用眼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等多感官的直接体验来进行实验观察,同时幼儿还需要通过阅读参考获得间接经验,包括获得与之相关的故事、儿歌、影片,并在成人的配合下查找资料。在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后,幼儿再进行发表,所谓发表,可以是针对特定情境和问题的知识运用,比如如何防止冬天出生的兔宝宝冻死,也可以是幼儿通过建构、绘画、表演、制作绘本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已有经验的理解。最后,幼儿们针对发表进行批评研究,即集体的讨论和反思,就譬如如何防止兔宝宝冻死的问题,虽然已经想方设法帮助兔宝宝保暖,但是兔子还是死了,对此进行反思,发现可能是因为沾染了人类的气味而导致母兔不愿喂奶,幼儿就会思考在下一次行动中如何做更好的准备。

2.2建立系统的饲养课程

首先,饲养课程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饲养活动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社交能力等。与此同时,饲养活动的目标应有机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关注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饲养课程的内容应该包含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多个方面,逐步深入地引导幼儿认识动物和自然环境。其次,饲养课程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幼儿园应该针对饲养课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故事讲解、互动游戏、实地考察、科普讲座等,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再次,饲养课程需要有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工具。为了更好地开展饲养活动,幼儿园需要准备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工具,如动物饲养设施、自然生态园区、图书、视频、实验器材等,这些教学环境和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饲养知识,同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饲养活动的兴趣。最后,饲养课程需要有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幼儿园饲养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幼儿园负责饲养活动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饲养活动。

2.3营造幼儿园进行饲养活动的环境

构建真实的繁殖环境是指对动物栖息地进行布置,参照动物自然生存环境。设置环境要素的核心是模拟真实环境的生态功能,保护动物在更自然的生存和活动状态下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的需求并没有完全代表自然场景,它强调了养殖环境的生态功能。例如,幼儿园的鸭子区不需要看起来像一个养鸭场,但土地、水池、棚子等基本的环境元素是必要的,以保持鸭子的活动空间。真实的环境不仅可以为儿童提供观察动物自然状态的机会,还可以提供新的内容资源探索。如江苏省苏州市竹园路幼儿园的绿皇蚓繁殖地,这个半野生的环境吸引着野生环境中的其他种类的蚯蚓。因此,孩子们观察到不同种类的蚯蚓相互缠绕,这为幼儿增加了一个新的话题。营造幼儿园饲养活动的环境是幼儿园进行小动物饲养的基础。首先,适当留出位置,所谓的位置不仅仅是裸露的地面,而是一个真实的有生命的自然环境。这里可能会有杂草丛生,可能黑暗和潮湿,可能会覆盖着落叶,但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的环境。其次,喂养区域的整体规划。种植区和自然游戏区,理想的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生态元素自然地存在其中,这启发人们在规划幼儿园户外场地时要有整体布局和统筹考虑的意识。即使项目是分批开始的,在设计时也应该有一个大的蓝图。

2.4家庭人人参与

尽管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有些幼儿在饲喂中的时间和对其的观测次数都不够。为让所有幼儿都能参加饲养,我们可以饲养活动扩展到家中,让所有孩子都能参加。在此期间,我们将关注动物、关注生命、指导幼儿观察等观念向父母传达,使父母了解如何营造和谐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延长的饲养活动中,家长们会主动引导幼儿参与收集资料、寻找食物等,从而促进父母、幼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有些家庭与幼儿园同时进行饲养,便于孩子们随时了解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相互交换养殖经验。有些父母在幼稚园中饲养较难培育的金鱼、热带鱼类等,以充实其养殖资源。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一至两次的动物园活动,让父母将家中的宠物送到幼儿园,让他们在这里观看一日,然后再由宠物的主人带领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喂食。比如,在幼儿园里,不同的家庭养殖的金鱼,有各种各样的鱼池;更能激起幼童对饲养的浓厚兴趣,使饲养活动意义更加突出。

3结束语

总之,建立系统的饲养课程、找到最适合幼儿饲养的小动物、家庭人人参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园饲养活动的效率,达到幼儿园进行饲养活动的目的。本文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进行饲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斌.亲近自然,收获成长:对幼儿园饲养活动的再思考[J].幼儿教育,2020(Z4):63-68.

[2]张伟琴.美国规范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经验与启示[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1(09):34-35.

[3]季澄亮.用生态思维建构幼儿园饲养活动—以课程故事小蝌蚪搬家记为例[J].教育界,202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