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学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高质量学习探析

刘良业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 人类已经进入终生学习时代。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本文从提高身心健康、学会做人、掌握学习规律和必要学习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建设高质量学习目的。

关键词:学习 健康  做人  规律  技巧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学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汗牛塞屋、浩如烟海的典籍和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呢?

    一、健康是基础。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便一切无从谈起,学习也不例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健康是指一个人在体质、精神、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身体健康。也就是说,身体发育良好,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能支撑繁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性格上,自信、乐观、阳光、合群、自律、向上,不固执,不自大,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对自己学习有信心。这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二、学会做人是关键。

这看似与学习无关,但却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因为学习不是目的,学会做人做事才是关键。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指出:“所以要读书,为明理也;所以要明理,为做人也。做人是主,读书是宾。” 汉代经学家刘向则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都较好阐释了做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说明学会做人才是主要的。《红楼梦》里面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毫无疑问,要想做事,就必须先学会做人:只有领悟了如何做人,才能成就大事。因为人在事中,事在人为。俗语说得好:“有才有德是正品,无才有德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在现实中,那些做出那些没有底线、丧尽天良的事,都是那些有才无德的“毒品”。联想到现在的有毒食品、雾霾天气、污染水等,还有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产品等,都与那些有才无德的人相关!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结果,轻者受到人们的谴责,重者受到法律的惩罚。更有甚者,为此丢了性命。这样的学习、甚至是高质量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学会做人,我想,那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做真人”。也就是说,从学做“真人”做起:这就要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做事诚信,努力做一个正如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

三、掌握学习规律是前提。

(一)循序渐进。学习是一项终生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前进。

首先,要合理安排学习的进度和顺序,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实际,将学习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在制定计划时,要合理安排,保证每个阶段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同时也要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问题和挑战。其次,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学习过程。学习时,要分清难易,分清主次。还要根据学习实际及时调整进度,以确保学习的质量。再次,要坚持实践和应用。学习的目的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实践和应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勤能补拙。学习必须勤奋,勤奋才能出成果。古代这类故事很多,著名的悬梁刺股、囊萤夜读、铁杵磨成针等可为代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最好的诠释,这在寓言“龟兔赛跑”里也有生动的体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确如此,这可从晚清名臣曾国藩读书的故事中得到印证。据传,曾国藩年轻时晚上读书,有一个小偷潜伏在他的床底下,希望等他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曾国藩整个晚上一直在反复背诵一篇课文,也没背会。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把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但贼人终究只是小聪明,而曾国藩却因此受到启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出人头地,成为晚清“四大名臣”。后来,他曾感慨地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唐代诗人颜真卿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就是教育年轻人要趁着自己身强体壮,勤学、苦学,多看、多读,长大方能成才;不然,日光荏苒,青春渐去,悔之晚矣!

(三)熟能生巧。宋代著名理学家、儒家大师朱熹在谈到自己读书心得时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教导失意秀才安惇时也语重心长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见《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其实,为学之初,或者刚刚涉及一个新的科学,无所谓窍门,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多看、多写、多练习,刻苦钻研,方能生因为无论什么窍门,都需要一定的

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方法、技巧之类。古人所谓善用规矩,才有方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谚云熟能生巧,讲得都是此理。

(四)纲举目张。汉朝著名学者郑玄诗谱序里说:“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诚然!对于初学者而言,一定要抓、抓住去学习。这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更为重要。这个所谓的就是课本。其他如看复习资料或做习题等方式,都是。他们之间是主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时以课本为主,掌握课本内容知识为主,搞通、弄懂课本的基础知识为主,这叫做夯实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要课本知识都没有去掌握,就忙着去买辅导资料,就忙着做课外习题,这是本末倒置,效果必然不会太好。

(五)学思结合。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否则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含义而不能有效利用,甚至陷入迷茫、不知所从的境地;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勤奋、努力学习和钻研,则犹如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就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换句话说:学习既要走进去,也要走出来,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思考、要批判吸收、要因时因地因人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要读活书。

(六)虚心为上。学问,就是一学二问。我国古代就有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格言。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学习的民族,也是一个谦虚的民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谦虚治学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  

最著名的就是文坛津津乐道的一字诗故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过一首赞颂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湍湍,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范仲淹的友人李泰伯看后,却说把字改为字更好。范仲淹听后低声吟诵,果然韵味不大相同,字更能反映出对严子陵崇敬的心情。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赞扬某小学: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校在。但有一位八九岁的女生读了这首诗,对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不以为然,觉得应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这才算妥当。陶行知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夸赞这位小女生是他的一字师

其实,无论是谁,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才能使自己的学问不断增进,才是学习的好方法,这就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掌握必要的学习技巧是飞跃。

掌握必要的学习技巧,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着事半功陪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效培养我们自主学习能力。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总是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技巧。

掌握学习技巧,其一,必须设定清晰而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迷失学习方向,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其二,要善于复习和总结。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学习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及时总结所学内容。这样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其三,要保持高度专注力和耐力。学习时一定要专心,一定要聚精会神,否则,学习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东晋名臣顾和的目不旁视故事,可资借鉴。同时,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信心、恒心,不能急于求成。常人比智力,志士比精神。从历史上看,学有所成的人,不一定就是智商很高的人,但一定是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此外,细节决定成败,学习时,也一定要细心。最后,可适当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工具。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适当选取和利用一些适合自己的科技工具作为辅助,帮助自己学习。

总之,提高学习质量,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我们应该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快速高效实现自己的价值,争取早日成人、成才,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注:本文系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02050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