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研究

高天举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二中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关键词:数学课堂 群体议论 课堂教学

摘要:数学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小组互动或者全体讨论的形式,这种形式下的群体议论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表达能力。然而,数学课堂群体议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群体讨论效率低下、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因此,本文将研究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旨在提高群体议论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1. 群体议论的定义和特点

群体议论是指在小组或全体讨论的形式下进行的互动交流。在群体议论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协作和批判性思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群体议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性:群体议论是一种集体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批判性:群体议论鼓励学生采取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3)多样性:群体议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小组讨论、全体讨论、辩论等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群体议论的优点和问题

2.1 优点

(1)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群体议论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群体议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群体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2.2 问题

(1)群体讨论效率低下:在群体议论中,由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多,可能会导致讨论效率低下,浪费时间。

(2)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有时候在群体讨论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选择沉默,导致参与程度不高。

(3)个别学生表现突出:在群体讨论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表现得比其他学生更能说会道,导致其他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受到影响。

3. 群体议论的策略研究

3.1 课前准备

在进行群体议论之前,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老师需要明确本次群体议论的目标和任务,确定讨论的话题和范围。其次,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和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讨论。最后,老师需要制定合适的讨论规则和评价标准,以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3.2 课中实施

在进行群体议论时,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1)定期轮换小组:定期轮换小组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避免某些学生在讨论中表现过于突出的问题。

(2)采用多样的讨论形式:在讨论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全体讨论、辩论等不同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引导学生表达观点: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避免某些学生过于占据话语权。

(4)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老师需要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同时避免学生过于负面情绪导致讨论无法进行。

(5)设置时间限制:老师需要设置合适的时间限制,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3.3 课后总结

在群体讨论结束后,老师需要对讨论进行总结,并提供及时的反馈。首先,老师需要对讨论的效果进行评估,确定其优点和问题。其次,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最后,老师需要为下一次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好地提高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设计
4.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设计
4.1 确定议论主题
在进行群体议论前,需要先确定讨论的主题。主题需要与当前课程相关,并且需要有足够的争议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主题也需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2分组讨论
在确定了讨论主题后,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组讨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可以使讨论更加有条理和深入。在分组讨论中,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如发言人、记录员等,以便更好地管理讨论进程。
4.3 提供支撑材料
在进行群体讨论时,为了使讨论更加有营养和深入,需要提供支撑材料。支撑材料可以是课本、教学PPT或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等。通过提供支撑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讨论主题,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4.4 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在群体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不同观点可以促进讨论的深入和广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了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如主持人引导、发言人轮流发言等。
4.5倡导互相尊重
在进行群体讨论时,需要倡导学生互相尊重。学生应该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并且对不同的观点持开放的态度。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6 结束讨论
在讨论结束时,需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总结和归纳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如主持人总结、记录员梳理等。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特点和目标,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策略进行完善和优化
5.1课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对讨论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和场景。其次,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控制。最后,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如PPT、视频等,以便在讨论中使用。
5.2 讨论策略的设计
在进行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时,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讨论策略,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具体的策略设计如下: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采用“点名发言”、“班级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可以采用“提问环节”、“问题反转”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控制讨论的进程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控制讨论的进程,防止讨论偏离主题或者过于深入。可以采用“话题导引”、“讨论纪律”等方式来控制讨论的进程。
(4)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可以采用“互动交流”、“对话式讨论”等方式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5.3 讨论后的总结和评价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具体的总结和评价如下:
(1)总结讨论的内容和结果
教师需要总结讨论的内容和结果,并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讨论的内容。
(2)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贡献
教师需要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鼓励学生在下一次讨论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贡献。
(3)展望下一次讨论
教师需要展望下一次讨论,并对下一次讨论的话题和策略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准备,以便提高讨论的效果和质量。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策略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设计。通过上述策略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思考。
结论
群体议论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群体议论时,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采用合适的策略,以提高讨论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老师也需要对讨论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瑞萍. 数学课堂群体议论教学策略研究[J]. 科学教育通讯, 2015(2): 71-72.

2. 王丽华. 数学教学中群体议论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 3(7): 53-54.

3. 张宇. 《数学启示录》:数学课堂群体议论策略解析[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4. 王维红, 肖建军. 数学课堂群体议论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 数学教育, 2019, 38(10):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