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对《白象似的群山》的隐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对《白象似的群山》的隐喻分析

余浩然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摘要: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迄今为止,从象征和隐喻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的研究很多,但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中的隐喻,以揭示其深刻内涵。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白象似的群山》;隐喻分析

引言:隐喻不仅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修辞手段。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反映一个人对物质世界的体验模式以及与世界之间互动关系的看法。因此,隐喻是认知和表达的有力工具,而基于概念隐喻(CBT)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整合动态和创造性的心理意象,从而解释一些独特的隐喻现象。

1 概念整合理论

自1997年被Gilles Fauconnier在《思维与语言图谱》中首次提出以来,CBT一直是认知语言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根据 Fauconnier(2002 年)的观点,"概念整合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操作,可产生全局思维、新的意义和概念压缩,这对于记忆和处理其他分散的意义范围至关重要。

2《白象似的群山》的隐喻分析

隐喻是一种表达隐含意义的特殊过程(Lakoff G.& Johnson,1980)。概念整合理论基于心理空间,可以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因此可以将小说的语境与读者头脑中的想法结合起来,在看似简单的词语和情节中隐含深刻的意义。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堕胎”被认为是中心话题。整个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埃布罗河谷的一个火车站。“群山”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用来表现远方的生机勃勃。然而,这对情侣候车的火车站却是荒凉阴暗的。他们坐在杂乱无章的酒吧里,谈论着大多数情侣都会谈论的话题。而远处是稻田、河岸的树木和白色的山丘。由此可见,车站的景色与远处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压抑处境。在这个隐喻中,火车站的场景是源域,这对夫妇所经历的现实是目标域。通过概念整合,车站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属于这对夫妇所处的压抑现实。同时,远处的群山也反映了未出生的婴儿可能会给这对夫妇带来希望和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战止战的思想在“迷惘的一代”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然,他们没有信仰,生活不稳定,不关心生活的真谛。对他们来说,生活的唯一主题就是“享乐”,于是酒精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精神庇护所。在《白象似的群山》中,这对情侣也过着不安定的生活,“beer”、“Anis del Toro”、“Absinthe”、“Anis”等词体现了这对情侣对生活的态度,也暗示了他们想通过饮酒来忘记和忽略现实。在这个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1包含饮酒的抽象框架,输入空间2包含具体元素:生活态度和自我放纵。在类属空间的指导下,输入空间1中的框架和输入空间2中的元素被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中。然后,在整合空间中融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信息。最后,通过读者的想象力,在整合空间中形成了这对情侣想通过酒精忘记现实的层创结构,从而体现出他们放纵自我的生活态度。

此外,小说中的车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隐喻。从巴塞罗那到马德里的中转站停留时间只有两分钟,乘客们在这里停留片刻,然后继续他们的漂泊之旅。当然,小说中这对情侣也是如此。车站位于两条铁路的中间,这对情侣在这里短暂停留,决定是一起开始新的生活,还是就此分开。最终,他们选择继续旅行,过着漂泊不安的生活。也许,两条分叉的铁路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女主人公做出何种选择,都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整段对话很明显是在进行一场辩论,在这个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1包含了角色、在酒吧喝酒和堕胎。输入空间2包含夫妻、对生活的态度和做出决定。通过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共同主体、行为和目的被投射到类属空间中。然后,在类属空间的作用下,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被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中。最后,在整合空间中,通过对输入空间中的投射进行组合,并根据背景信息进行完善和读者的想象进行扩展,形成这对情侣放弃改变生活态度并选择继续过不稳定生活的层创结构,以此体现迷惘一代的放纵与颓废。

结束语: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细节和隐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年轻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荒凉的,对生活缺乏基本的信心,思想常常处于焦虑状态。海明威通过模糊简短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心理状态。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小说中的隐含意义需要我们对隐喻有足够的理解(Wang, 2009)。相信随着概念整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能从更多角度阐释小说的思想内涵。除了本文所提到的,小说中的隐喻自始至终都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从而产生了很多值得深入分析的细节。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这些隐喻,我们就能看到这座 "冰山 "的其余部分(Cui, 1986)。这为我们研究文学语言背后的认知活动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最后,笔者希望概念整合理论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丰富多彩的隐喻提供更深入、更独特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 (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auconnier &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ck Books,2002.

[3]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崔道怡.“冰山”理论:对 话 与 潜 对 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5] 王正元. 概念整合理论的及其运用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0

作者简介:余浩然(1998.03-);男:汉族;重庆垫江人;硕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