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以生为本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李鹏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  255100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指明了道路,但却并没有具体的参考书供教师参考,因此,这是一次尝试,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高效的教学是要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重点要放在学生的主体上,以生为本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以生为本;教学效果;提高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和高效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学策略基础之上,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节奏与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内容顺序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明确不同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比如,可以将排球、足球、篮球作为主要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另外,我们可以将体育课分成大课和小课两部分,大课主要学习学生们兴趣高的内容,然后小课主要学习田径等项目,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准备活动要做充分,提高学生练习效果

准备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激烈的运动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简单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做充分了,可以缩短学生进入状态的时间,并且可以有效预防运动中发生身体创伤,是体育教学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安排一些有效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在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可以进入的进行最佳状态,积极投入到项目学习中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能够根据教学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策略,不仅要能起到准备活动的效果,同时还要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形式多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进来。另外,在安排运动量的时候,我们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灵活的掌控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符合人体的运动机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得到最佳的锻炼,提高练习的效果。

三、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激发练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热情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兴趣的多少,兴趣是学生的不竭动力源泉。学生活泼好动,拥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丰富的趣味因素,让学生体验练习带来的快乐,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无论是运动能力还是耐疲劳能力都比较差,因此,这一节课的学习时间不能过长,同时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防止学生出现厌学的负面情绪。另外,我们还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学生生理特点科学考虑,避免出现疲劳感,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证明,学生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教学的前半部分,而后半节课是学生情绪和意志力的高潮,所以,我们老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将新内容放在课堂的前半截,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教学内容。而将运动负荷量大的练习内容放在课堂的后半截,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要注意发挥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艺术,通过眼神暗示、手势指挥、和语言激励等方式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很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导致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降低,丧失锻炼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优势。例如,在练习足球的颠球时,教师可以先对颠球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技巧为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和示范,然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由练习,可以独自练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练习成果,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将学生常犯的错误记录下来,等到下堂课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另外,教师还可以加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流沟通,和学生一起练习,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优势。

五、关注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首先,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和喜爱教师,保持学生愉快的心情,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其次,教师要多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特别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关心和鼓励,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学习不上进,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的同学,教师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首先让这部分学生正确认识这门学科,了解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此外,可以通过比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比赛获胜的一方教师要给予奖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比赛失败的一方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己,提高个人素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卯菊.新课程中不同教法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4(18).

[2]高奎涛.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反思[J].学周刊,2012(33).

[3]王霞.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J].新教育,2012(Z2).

[4]胡永红.论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内容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