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3

浅议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曾琳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四川省遂宁市           629300

摘 要: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高职计算机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就业需求;高职;计算机类;技能培养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大部分的职业学校都是照搬普通大学和综合大学的,主要是在教授系统的理论知识。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都比较含糊,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另外,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比较弱,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有的比职业学校的学生或者是短期培训班的学生还要差[1]。企业在选拔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强可塑性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不够;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等问题,由此,以下将从就业需求为导向,探讨如何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1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

1.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对产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优化、更新课程内容。通过对本行业的企业及有关组织的调查,掌握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工作经历、综合素质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调查与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2]。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从而达到对职业环境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目的。

1.2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施“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过程中,要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激发出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让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事业发展方向。从高职一年级起,就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要,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规划讲座、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根据学生在职高学习期间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与生涯困惑,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生涯辅导,使其适应社会生活,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与专业素养。

1.3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的设计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实用性,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训练,让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与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目的。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与市场需要密切联系,引进工程实例和实习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理解产业规范、市场需要,从而增强其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4]。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创建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加科研计划、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实习管理与评价体系,对实习过程实施全过程的监测与管理,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4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实施,需要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公正、服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标准。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包括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追求。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求,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意识和认同感,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 当前高职计算机类就业形势与职业技能培养现状

2.1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吸纳的劳动力有限,且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较高,导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年轻人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导致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同时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当前,部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制约了劳动力在某些行业和职位的就业。在求职过程中,高职计算机类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大多数学生只能通过校园招聘会或在线求职平台寻找工作,使得岗位选择受限。

2.2劳动力市场分割

当前高职计算机类就业形势与职业技能培养现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分割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或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不同领域或行业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5]。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可能导致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受到限制,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劳动力市场分割还可能对职业技能培养产生影响。在某些行业或领域,由于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较高,技能培养可能更加注重高端技能和前沿技术的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在其他行业或领域,技能培养可能更加注重基础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可能导致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在技能培养上存在差异,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就业信息不对称与就业渠道单一

当前高职计算机类就业形势与职业技能培养现状中,就业信息不对称和就业渠道单一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就业信息不对称指的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导致高职学生在寻找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困难。同时,一些招聘单位或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存在信息披露不全面、招聘信息不准确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其次,就业渠道单一也是当前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大多数毕业生仍然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和网络招聘平台等传统渠道寻找工作。然而,这些渠道往往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招聘会时间短、人才市场信息繁杂、网络招聘平台虚假信息等,导致毕业生难以在这些渠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3.1加强在校生就业思维,创建以学生需求为主导的自主学习环境

当前,高职学生进入校园后,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不甚清楚,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也不清楚,而且,在高职院校里所举行的就业知识讲座也多是针对刚毕业的高职学生,很少有针对高职新生的。所以,在聘请企业负责人到学校举办职业需求研讨会时,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在校高职学生都能参加;在职业规划、就业讲座等课程中,要多加一些互动环节,有助于高职学生及早建立“以技术为本”的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明确自身的位置。老师要对学生主动的指导,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取得他们的信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向学生们传达行业动向和就业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变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发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创造。

3.2适应高职计算机类行业变化,动态调整课程体系

高职计算机教育应该紧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和重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与行业需求相匹配。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树立“市场导向”的设计理念,把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企业的精英等引入到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使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能力导向的理念得以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把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产业发展和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从而建立一个能够随时满足企业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同时,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技能水平。计算机类行业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应用,高职计算机教育应该及时引入这些新技术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场景。

3.3以双证融通为抓手,培训认证的良好氛围

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系统中,技能培训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离不开一定的场地、机械设备和相关的教师。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为了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学校需要优化培训环境,包括场地、机械设备和相关教师等。学校可以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和器材,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应该积极宣传双证融通政策,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另外,还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通过率和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了解学校的实践教学情况,选拔优秀人才并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学术氛围、文化氛围和创新创业氛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4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作品展示中强化学生技能

构建校企密切协作的基地建设机制,将认识实习、基础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和顶岗实习相结合,对实习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逐步增加能够批量接收学生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6]。还可以安排相关的兼职老师进行实习指导,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定期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专业的作品演示,在演示的同时,让学生们对作品中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说明,促进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一起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3.5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应用技能为目标,创建技术型实践教学系统

为了加强项目化教学,可以建立技术型实训教学模式。由于电脑科技的广泛运用,资讯科技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为此,应转变过去以“电脑全才”为主的实训教学模式,突出“全才”+“领域专长”的培养模式。在学生根据通才培养的目的,完成有关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后,再结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选择一个特定方向的应用主干课程模块,并进行实践学习,以此为基础,使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并以特定的应用技能为基础,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技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贡传伟,任艳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2021(2014-3):111-112.

[2] 郝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电脑迷, 2023(5):79-81.

[3] 李拥军.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环球慈善, 2021(7):0270-0270.

[4] 刘晓鹏.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8):4.

[5] 陈运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 2022, 7(7):4.

[6] 塔林夫.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路径[J].好日子, 2021, 000(02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