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3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创新

谢婉茹1   孙艳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2.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1309

摘要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校园内大学生因为心理障碍导致自我或他人的损害的案例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种现象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家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不利后果。目前,大学生的心智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了亟待全社会、高等院校及父母高度重视的问题。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也在重新审视其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深度剖析现阶段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旨在推动高校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的积极进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创新


引言

当前,我国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2023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郭桂义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并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许多高校入学前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调节心理压力,增强心理素质。当前,中国的大学校园内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心理健康的教学任务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执行;不同地区的重视度差异明显,导致了从业人员素质的不均衡,其专业的水准尚需提升,而总体上的心理健康教导质量也亟待改善。

大学校园作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场所,应提升其认知水平,注重课程架构的设计、完善及改进,以向学生提供更具时代性和全方位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自我检查和调整的方法,并在面临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的协助,积极主动地解决自身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笔者发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水平差异。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已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仍面临着硬件设施滞后、空间紧张等问题;也有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出现了误区,将教育的重心集中在极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忽略了对主体人群的心理疾病的预防,这直接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出现了一定的滞后。

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只注重专业而忽略基础课的现象,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较少;一些学校在教学课时上没有进行有效地执行,有的学校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线上课程代替了课堂教学,教育效果不佳,这就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师资力量不足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化解负面情绪,学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目前,在各大高校中专职专业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队伍占比较少,大多数是德育工作者兼职,心理专业的教师占比较少。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原生家庭、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因素导致学生产生诸多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问题直接抛给了辅导员老师,可大多数辅导员是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缺少专业系统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存在方式方法上的不足,且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许多高校里存在一种现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且多半是兼任职务:他们在承担授课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在学校咨询中心向同学们解答疑惑并给予支持与鼓励。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职责非常重大而又时间紧迫——既需要完成大量的课堂讲授又要投入到学生的个人问题解决当中去消耗大量的时间及能量资源,所以很难保证能够充分地实施针对全体同学的教育活动以提升其整体的心灵素质水平。此外还有一部分全职人员虽然有资格担任此项职位但并未接受过相关学科的学习培训或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仅凭自身过去的经历就开展心智引导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这直接导致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专职教师精力有限,兼职教师能力欠缺”的问题。

(三)预防与干预机制不够完善

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机制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机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干预、轻预防,二是缺乏稳定性、长效性和常态化机制,三是当前机制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另外,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教育管理机制尚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内因

首先,从大学生的视角来看,由于生活质量的提升,许多大学生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因此,一旦进入大学,他们需要经历身份的转变,对社会和学校的问题比较缺乏了解,很难建立正确的认识,也没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大学生活跟之前的学生生活完全不一样,需要学生学会自理、自立,需要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有些大学生自身的情绪不太稳定,加之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比较差,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甚至会产生挫败感,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相对清晰地理解和规划。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业自然会感到困惑,有的大学生更是整天沉溺于网络,学生自身的人际关系技能较弱。由于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生活环境,因此他们的个性与发展经历也存在着差异,这也使得他们无法充分体验到团体生活的乐趣。此外,这种状况还可能引发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或孤独无助,进而引致各种心理困扰。

外因

  1. 家庭因素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情感环境、教育方式、家庭构造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多个层面。根据咨询案例的总结发现,有些父母教育方式过于放任,对孩子管得很少,实行放养式教育,只提供经济支持,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关注少之又少。有些父母教育方式过于严苛,管得太多太宽,导致孩子容易产生逆反、自卑及缺少安全感等。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境贫寒,甚至需要勤工俭学维持学习和生活,内心缺乏自信,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导致自卑、嫉妒心理等。有些单亲家庭,由于亲情的部分缺失,也很容易导致心理出现种种障碍。

  1. 学校因素

首先,一些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过于单调,缺乏创新精神,所采用的手段过于形式化,教育内容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不够显著。

二是大学教育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评价标准仍以学生成绩为主,这一评价标准不利于成绩落后学生的自信建立,难以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

三是大学生教育的情绪和心智指导存在不足。首先,受到传统的尊重老师的思想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为严肃而非轻松自然,这使得他们之间难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并坦诚相待;其次,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因此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很多辅导员老师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掌握的相关技能知识较少,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建立有效链接。

四是高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少数心理专业人员和辅导员组成,其中多数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相关经验,容易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误将心理教育问题当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处理。

五是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工作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来做,没有做到以生为本,缺乏对学生持续跟进,做到长期性、常态化,也没有建立相关持续反馈机制。

  1. 社会因素

随着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研究指出,目前有些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缓慢、无法就业的问题,这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类心理困扰。

三、相关对策及路径创新

(一)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

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并迅速向他们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以协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心态,逐步确定合适的目标与步伐,进而不断提升自我。同时,教师也应主动教导学生如何面对挑战和失利,增强内心的力量,以此来逐步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向班级,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主题班会或活动,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团体辅导,针对个体开展一对一指导,精准施策,点线面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指导水平。

(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辅导员老师需要跟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加强家校合作,重视原生家庭的作用。很多大学生排斥跟父母的沟通,认为父母无法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以至于孩子心理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了家长还不知情,更无法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危机。所以,教师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等详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系,并及时向他们展示学生在校的表现,进行即时的沟通并提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认知,改变对家庭的原有观念,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三)构建完善的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一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心理教育的覆盖面还不足够广泛,并且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来实现的。为了弥补这一缺口,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个人或团体的心理咨询工作,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题演讲,并参与心理研究项目,以此来鼓励学生构建信任和互相支持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班级凝聚力。此外,教师们应定期举行关于学业进步、社交互动、自我认知、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主题班会。他们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各类资源和平台,如第二课堂的方式,推出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例如:心理故事创作比赛、心理微课、心理话剧表演、心理知识竞答、心理短篇小说分享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身,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进而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包括专业技能和个人品质)得到更好的成长。其次,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与相关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例如:以面对面的心理教育疏导为主,以网络教育咨询为辅,两者结合,互为补充。

二是,建立多方面评价机制,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评优等不片面取决于学业成绩,完善评价标准,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三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交流渠道。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当学生喜欢他们的老师时,他们才会相信老师的教导,情感上的理解和接纳有助于逻辑思维的传达。实现理性中的感情因素、感情中的理性因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深厚友谊,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进而打造出优质的师生互动环境。因此,辅导员老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以爱育人的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心换真心,用心聆听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是,高等院校需要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针对专门从事学生心理学教育的教职工来说,学校必须坚持选拔优秀人才并确保有足够的名额分配给这部分人以保持教学质量,并且安排专业的训练课程以便提升他们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量及能力水准。此外,还应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专项学习培训活动,培养他们成为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擅长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士。

五是,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党政合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机制。各大高校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的、系统的、长期的、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首先,需要优化心理档案的管理方法,以便能更准确地记录大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对于各个年龄段及各年级的学生可能会经历的心智转变,要实时跟踪并存档这些信息,以确保心理健康档案可以真实反映出每个时期学生心智成长的情况。同时,设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其始终保持更新状态。其次,利用全校范围内的有关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这不仅包括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并在第一时间识别并纠正他们的问题,还可借助于诸如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学生团体负责人或其他学生领导者等力量,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就立即向老师汇报。此外,还需要构建由学校、学部、班集体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防御与管理网络,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论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新形势下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应该从多层面、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对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育需求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培养。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大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成长趋势及其潜在问题,以便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为我国高校在未来的几年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丽那扎尔·外力,田金艳,叶双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8):108-111.

[2]李刚,陈洁.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2,38(11):163-166.

[3]张晓会.体育舞蹈对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22,37(10):49-52.

[4]王春迎,苗含雨,温芳芳.北美高校图书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分析与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02):72-84.

[5]马小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21(01):141-143.

[6]聂敏,罗炜敏,邓辉,王伟,夏虎,周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其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1,50(02):317-320.

[7]王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J].公关世界,2021(06):62-63.

作者联系方式:

第一作者:谢婉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女,汉族,安徽淮南人,本科,汉语言专业。

电话:18301551020 邮箱:wanrulove1104@126.com

第二作者:孙  艳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女, 汉族, 山东济南人, 北京城市学院,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高校学生管理;

电话:13810471506 邮箱:syfly6688@163.com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木燕路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邮编:1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