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徐杨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小学415500

摘要: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了教师必须要有“六大解放”思想。即要使教师的思想从迷信书本权威、死记硬背上解放出来;双手从摧残学生创造力上解放出来;嘴巴从讲假话、空话套话上解放出来;眼睛从看歪风邪气,看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上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小学语文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先生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其一生追求的教育理想。他指出:“我们必须从教学生知识转到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上来。因为一切的知识都是从学习而得的。不先学怎样学,就无从发明创造新的知识来”。他还认为,“我们要活用我们的书本、死读死背是不行的”。因此,他主张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安排时间、选择内容、处理材料等学习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观点对教师们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体会谈谈“六大解放”思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认识世界、认识事物,从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因此,解放儿童的思想,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解放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发挥人的聪明与才智。”他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形成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陶行知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内在力量。他指出:“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唤起学生的欲望,使学生们感到所学的东西有趣,使学生们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们应当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外,在家里,都愿意读书。”因此,他在学校开展的许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计的,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他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发展儿童的个性。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尊重人的个性。他的主张是要把活的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让学生亲自去实践。重视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创设情境,启发想象。“一切创造都始于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感性材料中产生出来的,是在大脑中经过加工处理而形成的。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先欣赏课件上的画面:碧绿的漓江,翠竹成林,山青水秀,如诗如画。然后,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在画中所看到的美景,再请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风景。最后,老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指导学生们用文字描述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文时,当讲到周瑜向诸葛亮借箭的时候,故意卖个关子,问大家:你们知道诸葛亮是如何向周瑜借箭的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诸葛亮先用激将法激怒了鲁肃,让他带十支箭;有的说:孔明又用苦肉计,让鲁肃亲自送二十支箭;还有的说:孔明又装神弄鬼,吓坏了曹操,才顺利地借到了十万支箭......此时此刻,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接着问:那么,这十万支箭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

以“双手万能论”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为目标,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手段,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双手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二是重视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三是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自学能力。关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的论述:要启发孩子的智慧,使孩子从小有良好的习惯。教师们都知道,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好模仿,喜欢东张西望的。因此,教师们要利用这种好动,来养成他细心的习惯。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观察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山、水、石、洞、树、村”,这些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学生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去掌握,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理解文章内容上出现了偏差,不能很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去大自然中摸索发现,解放学生的双手。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

“教育之全部工作,或者说只有一件大事,就是使儿童能继续不断地生长,即继续不断地学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陶行之先生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必须引导学生们注意周围的事物。他经常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活动,让学生们去接触大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让儿童看一切事物,从自然、社会到人生,使学生们的眼睛得到锻炼,从而获得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内容;美既表现在外在,又蕴藏在内心。它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中。例如:《乌鸦喝水》一课,课文中的乌鸦,为了喝到水,不惜一切代价。它用嘴衔来树枝,把水桶吊得高高的,再跳下来,终于喝到了水。这节课,抓住“乌鸦为什么这样喝水”这个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认识乌鸦这种敢于拼搏的精神值得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文中说:小壁虎爬到墙壁上,把尾巴挂住了,不让妈妈捉住。这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教室的墙壁边,请一位同学当壁虎妈妈,其他同学当小壁虎,然后,让学生们仔细看看,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

结束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陶行知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作为教师要学习陶行知的伟大精神,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积极创新;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和总结,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感悟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