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探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韩志强

科右中旗高力板小学  内蒙古  0294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最终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通常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上课方式进行。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小学体育学习方式,有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归纳出将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学习增入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之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小组合作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教师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以点燃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很好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学习,使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着重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分工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具备科学性,同时也具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并且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目标结构理论就特别突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目标结构包括不同的类型,如包括合作型、竞争型等相关的结构内容。合作型主要强调团体当中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团体当中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个体才能够达到一定目标,既利己又利同伴。而竞争目标结构增强了个体之间的目标对抗性,个体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但对于相互合作也有着一定的期待。因此在合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通过竞争奖励等相关结构的整合,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发展理论当中也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动机,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在达到小组合作目标的过程中,可以积极优化小组成员的认知综合水平,可以加速学生的健康发展[1]

2、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2.1、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唤起学生对运动的爱好、热情和自主性,这是发展体育素质的基石和推动力。教师需引导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运动习惯,从而促使学生自发地、持续地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在小学小学体育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升小学体育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以跑步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跑步的趣味和挑战,如跑步接力、跑步绕圈、跑步抢球等,激发学生对跑步的好奇心和参与欲。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配合、鼓励和互助,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技能涉及运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执行各种运动所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它是体育素质的关键要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提升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增强他们的自我信念,从而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安全地参与各类运动项目,培养运动的能力和成效。在小组合作活动当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所掌握到的技能水平,并且能够将自己所掌握到的技能水平与其他同伴进行比较与交流等。以跳绳相关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示范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跳绳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巧,如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花式跳绳等,引发学生对跳绳的思考和探究。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展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自信心[2]

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3.1、确定体育教学分组标准

在设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环境之前,需要对分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立刻开始注重并审视分组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恰当性。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异质信息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所谓的异质信息,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正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需求、契合发展需求的分组形式。由于每名学生自身身体素质、锻炼频次等多方面存在差距,促使学生之间的体能素质也存在一定差距,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呈现出层次化。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异质信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在自身实际教学中,及时观察并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学生在小学体育中的主动性、测试结果等。

3.2、合理利用场地、器材资源

恰当使用场地和器材资源对于愉悦的小学体育教学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成果。如果教师仅根据现有场地大小和器材来安排课程,而不加以精心规划和适配,就难以有效管理教学流程,保证体育活动的质量,也无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且高效的锻炼,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及时关注且重视场地、器材的合理应用,并在正式教学前进行集体的备课,从而一同商定课程主题以及所运用的场地大小、器材种类,有效避免了课堂冲突的不良现象,进而保障了小学体育的有序进行。

3.3、完善优化评价机制,推进小组合作

在推进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且恰当的评价与反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小学体育的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此同时,还应让每一组员学会自我评价,使他们自纠自查自改,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3]

3.4、设定科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前沿的理念来引导教学策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进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明确地告知学生应该学什么,学到哪些程度,为什么这样学,需要达到哪些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力。通过逐步引导,可以使用灵活的方式,优化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也具有重要的外部积极影响。

3.5、竞赛活动

教师需制订明确的竞赛安排和规则,涵盖时间分配、评分标准、参与资格等,以保障比赛的公正性。此外,教师应在比赛前营造鼓励竞争的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可以通过宣传活动、提前准备工作和奖励机制来达成。在比赛期间,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比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比赛结束后,教师要提供全面的评价和反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团队,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小组合作及竞技活动,或是指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措施均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应采用上述一系列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终身运动意识与习惯,这将让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齐一航.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意识训练研究[J].才智,2019(25):80.

[2]梁力.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31,40.

[3]陈源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