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为小学音乐教学添活力的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技术为小学音乐教学添活力的思路

张艳艳

(山东省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石桥第一小学,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增强小学的审美素养,为其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对此,教师应加以重视。基于此,文章立足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增添活力的对策,从两方面,即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音乐课堂之间的距离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提升音乐评价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期能为音乐教师完成“减负增效”目标、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学习情境;教学评价体系;音乐素养

以往教学模式,受到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困扰,多数教师将音乐教育视为简单的唱歌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改革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可以帮助教师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动态展示音乐技能的要领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音乐知识的难度,方便小学生更好地记忆与应用音乐知识。为此,教师应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以此为音乐教学增添活力,促使小学生高效完成音乐学习目标[1]

一、借助音乐技术增强小学音乐教学活力的意义

(一)活跃音乐课堂的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合适 信息技术,可以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方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记忆音乐知识,以此提升他们学习音乐学科的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举杯祝福》时,音乐教师可以适时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元素,如相应的图片、视频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以更为专注、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这对于其艺术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随着学习学习经验的增强,他们会真切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上音乐学科,将音乐作为释放自身压力的有效方式,久而久之,实现身心的健康、长远地发展。

(二)增强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获得较多创造美的技能,已经成为音乐教师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而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上述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文学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有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则可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音乐情境,以便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情境美等,从而获得许多美的感受,长此以往,实现个人审美素养的不断提高[2]

二、巧用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增添活力的举措

(一)设计有趣的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情绪波动,降低其学习音乐的效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易被感化的特征,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创设有趣、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产生特定的情感;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小学生播放一些生动的视频、动画等,以此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十二生肖》时,在课堂上,教师在电子屏幕上展示与十二生肖动物有关的图片,然后请学生围绕“游览动物园”这一主题,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如为十二生肖排序,即请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为屏幕上的图片排序;期间,教师可以播放《十二生肖》歌曲,以此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又如“猜谜语”——首先为学生介绍十二生肖的来历与背景故事,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谜语,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与探究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再如在教学中,在屏幕上播放各种动物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或者请他们按照动物出现的顺序来演唱与表演动作,以此加深他们对于歌词内容的认识。与直接讲述相比,创设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深化小学生的音乐体验,加深学生对歌曲与唱法的印象,从而高效完成学习目标。

(二)注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提升评价环节的效果,方便学生改进自身的不足,从而获得音乐素养的提升,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以此提高小学生整体学习音乐学科的效果[3]。比如在学习《长江我的家》时,为帮助学生感受起伏的旋律与歌词内容之间的关系,识别声音的强弱,在讲述完相应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利用检测技术,检查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况。如将这首歌曲中的关键乐谱信息以选择题与判断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投放在大屏幕上,请学生结合自己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答题,并将结果上传回平台系统;随后,采取检测技术实时评判小学生的答题结果,并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之处,然后制定实效性较强的改进方案,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目标。

第二,充分发挥平台的量化作用。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量化功能,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同时,利用信息化互动交流软件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歌曲的全过程,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点与知识复习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快乐的农夫》时,教师可以适时布置一些课堂测试任务,如“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其旋律是几拍”,然后请学生将答案上传到学习平台上;随后,教师利用量化功能对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结果进行科学地量化与评价,然后结合测试结果给予合适的评价意见,制定个性化辅助方案,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欣赏学习的目标。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助力学生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的提升。教师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应深刻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在遵循适宜性原则的基础上,将枯燥的音乐知识具体化、动态化,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应以音乐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云技术等信息手段,为学生创设更为立体、更为形象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牢固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洁.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3,(10):60-62.

[2]朱新红.论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绽放小学音乐教学精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2):133-135.

[3]杨碧瑜,陈菁.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2,(26):91-93.作者简介:张艳艳(1988-),女,汉,山东济宁人,本科,初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